个股研报搜索:
EDA:断供背景下国产替代曙光已现
领 涨 个 股 |
名称 | 相关 | 涨跌幅 |
---|
资 金 流 入 |
名称 | 相关 | 净流入(万) |
---|
导读:2025年5月,外媒突传美国对中国EDA工具开始了新一轮的出口管制,意在限制我国先进制程的突破。EDA工具已成为国家战略安全和科技自主进步的重要抓手,它是半导体产业链最上游、壁垒最高的环节之一,承载着从芯片功能设计到物理实现的全流程。目前国内EDA工具现状如何?国产替代的难度在哪?相关投融趋势有何变化?本文尝试分析和探讨。
EDA断供始末
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来完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仿真和测试等一系列设计工作的软件工具。EDA工具在芯片设计中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涵盖前端设计、后端设计、制造衔接的全流程,是复杂芯片设计的唯一途径。
美国对EDA工具的出口管制始于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战略遏制。2019年,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并启动对华为的EDA断供。2022年8月,美国商务部首次将GAAFET(环绕栅极晶体管)结构的EDA工具纳入出口管制范围,限制中国获取3nm及以下先进制程设计能力。2024年12月,管制进一步升级,新增四个ECCN分类,覆盖多重曝光、计算光刻等关键制造类EDA工具,并首次将授权密钥纳入管制范围,导致已购软件可能因无法续约而失效。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代表东方财富观点。建议用户在阅读研报过程中,请认真仔细阅读研报里的风险提示、免责声明、重要声明等内容,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以下数据基于个股最新报告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