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网 > 研报大全 > 行业研报正文

2025年大模型云市场探析:如何重构企业智能化路径,开启大模型产业新浪潮?

www.eastmoney.com 头豹研究院 袁栩聪,王利华 查看PDF原文



名称 相关 涨跌幅



名称 相关 净流入(万)

  大模型云市场探析——大模型云市场发展现状

  大模型云不仅是“算力承载平台”,更是企业迈向智能时代的“技术中枢”与“创新引擎”。其价值不仅在于提供AI能力,更在于构建从模型训练、数据治理、应用开发到业务落地的智能基础设施闭环

  中国大模型与云计算市场协同发展,2023-2027年

  中国大模型与云计算市场正呈现深度协同发展态势,大模型云已超越“算力承载平台”的定位,成为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基础设施

  从市场规模看,中国云计算市场自2021年的3,229亿元起步,预计以36.7%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至2027年的21404亿元,其中2023-2025年增速分别达50.0%与45.0%,显示市场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同期,大模型市场规模从2023年的147亿元增至2027年的672亿元,两者增长曲线高度同步,印证了“大模型驱动云需求、云支撑大模型落地”的双向赋能关系。

  这一协同效应的深层逻辑在于:大模型对算力的极致需求(如GPT-4训练消耗超百万GPU小时)直接拉动云计算的异构算力供给,而云计算的弹性资源池、模型优化工具链(如TensorRT-LLM)及MaaS商业模式,又大幅降低大模型落地门槛,形成“训练-推理-应用”的商业闭环。例如,企业通过云端大模型可实现从智能客服到供应链优化的全场景升级,其ROI较传统IT架构提升3-5倍。

  展望未来,市场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模型即服务”(MaaS)渗透率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超60%的企业将通过云平台调用大模型能力;二是行业垂直模型爆发,云计算厂商将深化与医疗、制造等领域合作,构建定制化模型生态;三是边缘计算与大模型融合,云-边-端协同架构将支撑实时性要求更高的场景(如自动驾驶)。

  挑战亦不容忽视:算力成本占大模型TCO的60%-70%,云服务商需通过芯片定制(如AWSTrainium)、存算一体等技术进一步降本;同时,数据隐私、模型可解释性等合规风险,要求云平台构建从联邦学习到模型审计的全链路安全体系。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代表东方财富观点。建议用户在阅读研报过程中,请认真仔细阅读研报里的风险提示、免责声明、重要声明等内容,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中涉及到的个股
最新研究报告
热门个股评级一览
个股未来3年盈利预测
个股财务指标排行榜
热门行业追踪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