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行业深度报告:竞争格局优异,价格底部回升
领 涨 个 股 |
名称 | 相关 | 涨跌幅 |
---|
资 金 流 入 |
名称 | 相关 | 净流入(万) |
---|
要点总结
玻纤为增强、替代型材料,下游应用领域广。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通常用作增强型、替代型材料。从生产特点看,玻纤产业技术与资金门槛较高,一条年产12万吨的粗纱产线需要约12亿元固定资产投入,同时与玻璃类似、生产具有连续性特征,遵循8-10年的冷修周期。从下游需求看,玻纤应用领域广且持续拓宽,目前全球玻纤应用在基建和建筑材料、交通运输、电子电气、工业设备、能源环保,分别占35%、29%、14%、12%、10%。2012-2022年全球玻纤产量从530万吨增加至1041万吨,CAGR为7.0%,2022年我国玻纤产量占全球比重高达66%。从上游成本看,原材料、人工、折旧、能源占据较高比重,长海股份2023年玻纤及制品成本中材料、人工、折旧、能源、运输分别占45%、12%、10%、26%、3%。原材料中一类重要成分为叶腊石,而我国是叶腊石矿储量最丰富国家之一,资源集中在浙江/福建等,这也是巨石等巨头重要生产基地所在。
供需格局呈边际改善,玻纤价格底部回升。2014年以来粗纱价格经历了三轮周期,前两轮周期持续时间为3年左右,第三轮上升周期自2020Q3持续至2022Q1,下行周期自2022Q2至2024Q1,接近经历4年。2024M3后头部企业接连提价,玻纤价格从底部反弹25%左右。主要因行业亏损严重、龙头积极调整策略,叠加三四月旺季需求边际改善、尤其中下游在涨价带动下积极补库。随着四五月中下游补库结束,叠加七八月淡季需求弱,六月以来玻纤厂家库存止跌回升,库存压力逐渐加大。同时,二季度复价行业后产能建设有所加快(前八月在产产能增加34万吨),2024H2与2025年或仍有新增产能释放。因此,后续价格能否平稳或再次提涨,取决于旺季来临后终端需求如何。从上半年表现看,汽车/风电/出口/电子领域需求尚可,光伏等新市场仍在培育。后续关注终端需求与库存表现,预计大厂积极维稳下短期价格相对平稳,其中电子纱格局优于粗纱,价格或更具韧性。
行业集中度高,龙头成本、技术等优势突出。全球七家头部玻纤企业产能占全球产能七成,国内三家头部企业(巨石、泰山、国际复材)产能占国内产能超六成。中国巨石全球市占率达23%(2020年),玻纤纱年产能260万吨。过去十年巨石平均净利率较其他上市公司高7-13pct,主要得益于成本控制(背后是规模化、区域布局、控股原料商、设备先进等优势),以及中高端产品占比高(背后是客户资源、技术与产品实力)。此外公司实现全球化布局、海外收入占比近40%。中材科技与巨石同为中国建材股份所控股,旗下泰山玻纤年产能达140万吨;同时泰山玻纤产品以中高端为主,新能源、交运、电子等领域占比高,尤其风电业务具备优势。主要因中材科技同时发力玻纤、叶片与锂膜业务,旗下中材叶片是风电叶片行业领军者,全球市占率达26%。国际复材占全球产能10%,位居全球前四。公司在风电叶片领域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风电纱及织物供应商之一,市占率超25%,在高端电子、热固领域亦处行业领先地位。2023年年底上市后募集资金18.6亿元用于项目建设等。长海股份为民企背景,拥有从玻纤生产、制品加工到复合材料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促使利润率处于行业前列。长海拟投资建设60万吨项目,远高于现有产能29万吨,潜在产能弹性大。
投资建议:玻纤行业过去两年景气度下行、价格大幅下滑,行业盈利亏损严重。随着头部企业积极调整策略,叠加供需格局有所改善,二季度以来玻纤价格明显回升,有望带动下半年企业业绩同比逐步改善。后续玻纤能否继续涨价取决于供需关系,但行业高集中度叠加头部企业稳价意愿强烈,玻纤尤其电子纱价格不宜悲观。建议关注具备成本、技术等优势,且产能持续扩张的头部企业如中国巨石、长海股份、中材科技、国际复材。
风险提示:1)玻纤行业供需改善不及预期的风险;2)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的风险;3)国际贸易摩擦加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