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时段 | 买入 | 增持 | 中性 | 减持 | 卖出 | 合计 |
---|---|---|---|---|---|---|
一个月内 | 0 | 0 | 0 | 0 | 0 | 0 |
两个月内 | 0 | 0 | 0 | 0 | 0 | 0 |
三个月内 | 0 | 0 | 0 | 0 | 0 | 0 |
半年内 | 0 | 0 | 0 | 0 | 0 | 0 |
一年内 | 0 | 0 | 0 | 0 | 0 | 0 |
公司动态研究:主业量价齐升,新业务成长逐步兑现,孙公司剥离提升盈利能力
小商品城(600415)
事件:
小商品城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拟转让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拟将全资子公司“大数据公司”持有的“兴宸企管”100%股权,转让给控股股东商城控股,交易对价为0元。“兴宸企管”持有“海城公司”95%的股份,本次交易可将海城公司剥离上市公司,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小商品城发布2023年报及2024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48.3%,实现归母净利润26.76亿元,同比增长142.25%。2024Q1公司实现收入26.81亿元,同比增长26.42%,实现归母净利润7.13亿元,同比减少41.66%,主要系本期投资收益、资产处置贡献同比大幅减少,主业表现仍较为亮眼。
投资要点:
收入端,分业务看,2023年公司市场经营实现营收30.74亿元,同比增长81.16%,主要系一方面2023年公司新增二区东新能源产品市场营业结转收入,另一方面公司2022年同期实施减租政策影响。2023年公司贸易服务实现营收6.02亿元,同比增长43.37%,主要系2023年公司CG平台等信息服务收入快速增长;配套服务实现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79.30%,主要系酒店入住率提高、会展业务规模扩大;商品销售业务实现收入67.92亿元,同比增长37.22%。
费用&利润端,1)2023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12%/4.96%/1.11%/0.19%,同比变动-0.47/-1.99/-0.85/-0.03pct。2)利润方面,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26.50%,同比增长11.18%,分业务看,市场经营毛利率为71.83%,同比增加28.52pct,主要系2023年公司确认东区1-2F选位费收入,拉高整体毛利水平,同时2023年客流回暖公司提高租金收入,规模效应凸显;贸易服务毛利率为69.74%,同比增长22.48%,2023年CG平台变现加快、支付业务年内实现盈利;得益于酒店入住率提升、会展业务规模扩大,配套服务实现毛利率23.58%,同比增长6.88%;2023年商品销售毛利率保持稳健,同比增长0.22%至0.50%。2023年公司净利率为30.89%,同比增加6.15%。3)2024Q1公司归母净利润为7.13亿元,同比减少41.66%,其中投资收益同比减少7.3亿元,资产处置同比减少1.65亿元。
公司经营表现亮眼,主业量价齐升,新业务成长持续兑现。1)义乌外贸高景气度持续,2024年1至2月,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1166亿元,同比增长47.3%;2024Q1义乌国际商贸城日均客流量超21万人次,日均外商3523人,同比增长160.2%,日均车流量99514车次,同比增长6.8%,景气度高于2019年及2023年同期水平。受益于外贸高景气,公司市场经营主业有望快速发展,2023年末公司对到期商位的租金进行调整,租金平均上浮5.5%,公司预计未来三年增长率将不低于5%。同时二区东新能源三层于2023年12月完成招商,线下市场进一步扩容。2)CG平台加强AI应用,2024Q1新增GMV达到110亿元,同比增长37.5%;3)义支付平台不断探索全程交易支持服务,2024Q1跨境交易额超过62亿人民币。
孙公司剥离助力公司,优化资产结构,提升盈利能力。根据公司公告,兴宸企管2023年、2024Q1实现净亏损1.0亿元、3646万元。兴宸企管剥离后,将显著减亏,改善公司未来的利润。此外兴宸企管剥离后,将显著优化上市公司资产,截至2024Q1兴宸企管净资产为-9.6亿元,交易完成后将增厚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优化上市公司资产。未来公司将集中精力和资源在核心业务,提高盈利能力,减少潜在亏损和负债,优化内在价值。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主业+新业务增厚利润,看好业绩成长。1)主业方面,预计二区东三层入场资格费+商位使用费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2)义支付跨境人民币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4.3%/23.4%/18.8%至140.50/173.37/205.9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3%/16.6%/16.5%至28.72/33.48/38.99亿元,当前估值对应2024年16/14/12倍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需求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政策变化风险、数字化转型不及预期、交易进度不及预期,新市场建设及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