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行金融交易所专题一:论退市制度的逻辑
领 涨 个 股 |
名称 | 相关 | 涨跌幅 |
---|
资 金 流 入 |
名称 | 相关 | 净流入(万) |
---|
主要内容及核心观点
我国证券行业与欧美证券行业的发展轨迹不同。我国证券行业是先有主板,再有中小板以及科创板等,导致上市制度在一开始就较为严格,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质量,亦提升了“壳资源”价值,最终限制了退市制度的角色空间。而美国各板块的发展无此特定顺序,例如NASDAQ是从场外交易市场逐步发展成场内交易市场,随着其挂牌企业的成长,才陆续设立板块,最后才有精选板,逐步设立更高的上市及退市标准。我们认为退市制度的演进,最终还是取决于产业趋势和经济环境。
顺应时势:产业结构定进退之法
股票交易所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紧密相连。NYSE受益于传统行业的发展,退市制度相对简单,强调一定的市场作用,而NASDAQ顺应时代,受益于新兴行业的发展。但新兴产业的分析难度更高,NASDAQ的退市制度更强调一定的财务安全边际。
我们认为退市制度或可以有两方面的侧重:(1)当产业结构以传统行业为主,退市制度可以更加侧重市场作用,因为传统行业的分析框架已经成型,便于投资者形成一致预期,不需要过多的行政干预;(2)当产业结构以新兴产业为主,或者为主要趋势时,退市制度可以适当强调一定的安全边际,因为新兴产业的分析难度更大,易使投资者产生分歧,或需要一定的行政指引。
国内退市制度:从主板到科创板的向阳之路
一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的退市制度并未发挥实质作用,实际退市的企业的数量相当有限,这之中有环境原因,亦有制度原因。但随着我国传统产业的逐步成熟,以及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同时注册制正全面推进,退市制度有望迎来更大的发挥空间。在如此背景下,我国退市制度亦逐步强调市场作用,与产业结构大势保持紧密步伐。
投资建议:对香港交易所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513港元
香港交易所股票业务线的发展势头大好,预计将吸引越来越多新兴企业赴港上市。同时,鉴于2020年交易量超于预期,以及疫情对全球经济的持续影响,势必会使得资金面持续宽松,股票交易规模有一定持续性,所以我们相应调整估值假设,将目标价设为513港元,维持香港交易所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中国内地通货膨胀超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