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球经济展望:滞胀下半场
平安观点:
一、全球“滞胀”步入下半场。展望2023年,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通胀有望明显缓和。当前货币政策紧缩已开始对需求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增长将随着需求走弱而进一步放缓。但是,尽管货币政策持续处于紧缩状态,通胀回落速度可能相对有限,2023年全球通胀水平或仍高于2%的普遍通胀目标水平。总的来看,2023年全球经济可能步入“滞胀”的下半场。
二、发达经济体走向衰退。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不容低估。今年以来,市场对于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不断发酵,但当前美国经济仍表现出一定的韧性。“强现实”与“弱预期”之间的巨大差距,或许意味着美国经济将会非线性的走弱。一是,疫情过后美国居民消费习惯发生变化,财政补贴后的消费缺乏理性,未来消费收缩或比预期得更快;二是,加息将对投资活动持续产生抑制。上世纪70到80年代经验显示,加息的政策效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三是,库存与贸易逆差的“缓冲池”作用减弱。相对美国,欧洲经济前景更不乐观。首先,欧洲目前通胀率更高、对消费的压制更大;其次,欧洲经济基本面更为疲软。2022年7月以来欧元区制造业PMI率先跌入荣枯线以下,并持续至今。最后,欧洲经济面临的风险更高、不确定性更强。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使得欧洲面临的通胀压力仍存变数,而欧元区成员国财政状况不同,“碎片化”风险更高。日本经济或将延续温和增长。在能源价格飙升、货币持续宽松等因素作用下,当前日本同样面临着一定的通胀压力。不过,受制于成本压力向消费端传导不畅、货币和财政刺激效率不足等因素,日本通胀较欧美等经济体更加可控,这也给予了日本央行继续宽松的“底气”。近期日本央行对货币政策框架做出一定调整,但也同时表示绝对无意加息、收紧政策。因此,当前日本货币政策大幅转向的可能性不高。
三、新兴经济体倚仗“内循环”。近几个月以来,发达市场需求出现明显下滑,这不仅对全球产业链中游的新兴市场国家(如东南亚)造成负面影响,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原材料出口竞争力也将出现明显回落。因此,2023年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表现将更加有赖于内部经济的韧性。展望2023年,海外经济衰退风险逐渐加大,国内外经济周期再度错位,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将发挥“压舱石”的作用。不过,外需对中国经济的支撑将进一步减弱,中国经济将从“外循环”更多转向依赖“内循环”:一方面,明年中国出口市占率的优势有望延续,但货币紧缩和去库存开启所带来的外需收缩,将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主要压力;另一方面,全球供应链重置的可能性,会给中国出口的持续增长带来潜在压力。而随着“内循环”重要性的提升,以及海外发达经济体货币紧缩接近终点,国内财政、货币政策空间有望逐步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