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宏观】2023年财政如何“加力提效”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剖析时局变化,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奠定了明年财政政策的取向。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三重压力仍未根本解决,外部有逆全球化、全球经济下行,内部有房地产风险和消费低迷等挑战,财政有必要在明年发挥更大作用。但是在连续多年积极扩张之后,财政发力空间有多大、发力的方式是否会有新的调整引发各方关注。财政发力空间主要取决于财政形势与风险,还与经济性质、货币金融环境有关。总体上,中国还有一定财政空间,但空间也在持续收窄。
1、从财政形势看,财政收支紧平衡是当前和未来的常态,四本预算间调节以及盘活存量将更加频繁。展望2023年,防疫政策的优化对经济和财税的影响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在明年一季度,短期感染人数快速上升对经济造成冲击;第二阶段主要在明年二季度及之后,伴随居民做出适应性调整后经济逐步恢复。因此,从收入端看地方财政形势难言乐观。
2、从财政风险看,明年财政面临五大风险:房地产风险财政化;金融风险财政化;城投风险和财政风险交织;通胀风险引发财政风险;经济社会的不确定性,如突发疫情、地缘政治等。
3、明年财政做好“加力提效”还需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财政的目标问题,要在增长与风险、质量与速度等多目标间平衡;二是财政本身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进一步优化债务结构以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优化财政政策实施方式以提升效果。
4、具体来看,有必要提高国债比重、降低地方债比重,提高一般债比重、降低专项债比重。至于是否再发行特别国债、赤字率是否要突破3%来实现“加力提效”,这不是问题的核心;问题的核心是稳增长目标产生的财政收支缺口需要得到弥补,弥补方式未必一定是特别国债,可以是一般国债、长期建设国债,也可以是地方一般债及部分专项债。
风险提示:财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