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宏观】西藏自治区:“世界屋脊”与“经济洼地”
西藏自治区(下文简称“西藏”)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北邻新疆,东邻四川,东北紧靠青海,西南连接云南,南部与缅甸、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毗邻,边境线绵延达4000多公里,是我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全自治区为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所环抱。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同时涵盖高原、谷地、高山峡谷、山地等,甚至存在“一山见四季”等自然奇观。
由于青藏高原是我国主要的冻土分布区,西藏自治区内的公路、铁路建设是一项世界性难题。1954年,我国第一条进藏公路才正式建成,跨越多座雪山、江水,将“天路”架到了西藏拉萨,结束了过往西藏区域内仅靠人背畜驮的历史。自然条件限制下,西藏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022年西藏自治区GDP为2133亿元,位居全国倒数第1。
经济形势反映到财政上,则集中体现为以下特点:一是一般公共预算规模较小,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二是对中央转移支付依赖程度较高,对全国财政净贡献为负。三是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较小,偿债压力不大,加之中央转移支付力度较大,整体债务风险可控。
“十四五”时期,西藏面临全新机遇与挑战,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中提出了“十个必须”进一步丰富发展党的治藏方略,为新时期、新发展格局下治藏稳藏兴藏指明方向。在此背景下,西藏财政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科学配置财政资源,用好中央补助,实现稳定社会大局、巩固脱贫成果、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民生福祉、筑牢生态屏障、支持固边强边等各项事业平稳有序发展。二是抓住对口支援等帮扶优惠政策,充分发掘自治区内资源,支持打造特色农牧业、旅游文创、清洁能源等产业,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严肃财政纪律,进一步加强债务风险管理,压实化解隐性债务的主体责任,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
风险提示:产业转型不及预期,财政体制改革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