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周度报告:需求不足是商品市场面临的最大风险
观点
1、短期来看,中国4月份的一系列数据同步回落表明国内经济复苏势头放缓,内需恢复缓慢,市场预期重新转为悲观;此外,美国通胀连续10个月回落,这一方面意味着美联储加息基本已经结束了,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海外的衰退压力再度升温了。总的来看,需求不足是商品市场目前面临的最大风险,商品短期或继续面临调整的压力。中长期来看,针对当前国内经济复苏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市场对政策加码的预期有所升温,如货币宽松、促进房地产修复等。同时,由于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依旧较大,市场对美联储重新开启新一轮的货币政策宽松预期持续存在。即中长期走势可能转入弱现实、强预期的格局。
核心逻辑
(1)本周大宗商品继续走弱,主因是美国债务上限问题悬而未决引发避险情绪,同时,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中国经济数据再度走弱引发需求担忧。
(2)金融数据低于预期,出口存在韧性。1)4月金融数据低于市场预期,内部结构依然存在较大的分化,表现为企业热、居民冷,结合其他指标来看,表明当前国内消费需求依旧偏弱,意味着经济恢复的方向依然确定的,但斜率不高,预计货币政策总量或将保持宽松。此外,消费作为经济内生增长的重要动力,如何恢复消费信心、促进房地产修复仍然可能是未来政策的重要发力端。2)4月出口增速再度好于预期,展现出较强的韧性,这可能与前期积压的订单继续释放以及汽车等产业链优势发力有关,展望未来,随着海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订单的后续动能可能不足,出口增速仍面临下行的压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认为不必要过度悲观,主因是出口的产品结构、地区分布亦有一定程度变化。
(3)美国通胀继续回落,债务上限问题扰动市场。1)美国4月CPI同比4.9%,略低于预期和前值5%,已连续10个月回落,显示出美国通胀有缓和的迹象,但仍然具有粘性,放缓的速率较慢。这一数据支持美联储暂停加息,但对于降息并未释放出过于乐观的信号。此外,在美联储持续加息,以及银行业流动性危机的催化下,“紧货币”逐渐向“紧信用”传导,美国经济衰退的压力正在攀升。2)5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和国会几位领导人结束了就债务上限问题的首次会谈,由于民主、共和两党的立场分歧依然很大,当天的谈判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尽管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但他们将于12日再次会面,试图避免在未来几周内面临政府违约风险。受美国债务上限问题的反复干扰,市场的避险情绪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