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财政收支分析:广义收支持续偏弱,需地产及准财政政策托底
主要数据:
2023年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13.93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速为11.5%(前值:13.3%),但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实际同比增速为-2.0%(前值:-1.5%),收入增速持续偏弱。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15.16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速为3.3%(前值:3.9%)。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累计2.85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速为-14.3%(前值:-16.0%),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累计4.91亿元,累计同比增速为-23.3%(前值:-21.2%)。
核心观点:
一、财政是反映经济的镜面,税收偏弱反映企业利润仍在摩底,地产五税及土地收入反映房地产一、二级市场的“冰火两重天”。年初以来企业所得税同比持续下降,1-7月份累计同比-7.4%(前值:-5.4%)反映“去库”周期企业盈利进一步探底。此外,房产相关税收中,与交易环节相关的契税、房产税同比分别增长4.2%和6.5%,与开发环节相关的耕地占用税及城镇土地使用税分别降低20.3%和4.0%,反映出房地产二级市场热度回升,但土地拍卖及地产投资依旧低迷。
二、地产是支撑投资的动力,土地收入的下滑是制约政府投资支出及专项债发行节奏的因素之一,土地对基建短期收益的回补效应降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一方面直接拖累土地出让收入,1-7月份土地出让收入2.28万亿元,累计同比-19.1%。另一方面,土地收入作为地方政府性基金的重要收入来源,其收入大幅降低降低了政府基建投支出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地方专项债的还本付息压力。
三、目前来看,偏弱的广义财政收入若要完成全年预算目标,需要地产政策的结构性优化予以支持。截止7月份,全国公共财政累计收入完成全年预算的63.1%,低于过去5年均值64.4%,政府性基金累计收入仅完成全年预算的36.6%,远低于过去5年均值47.6%,目前来看“二本账”完成全年预算目标的压力较大,其中土地收入是主要拖累项。
四、亮点是支出结构持续优化,体现政策引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定力。但考虑到二季度以来的经济增长压力,广义财政偏弱情境下,增量准财政政策加码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升。1-7月份,教育、社保、农林水事务支出累计同比增长分别为4.7%、7.3%、2.6%,财政支出向民生和农村建设倾斜;与传统基建相关的城乡社区及交通运输支出分别降低3.5%和6.8%,政府投资性支出偏弱。今年剩余1.3万亿专项债额度的发行,还需要政策性金融工具的配合以承托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目前货币政策的利率空间已逐步打开,后续几个月或是债券发行及政府投资支出的集中发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