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研究周报:宏观政策或加力提效,美债危机暂缓但风险仍存
资要点
本周观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5月份PMI为48.8%,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自3月以来,我国PMI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且已连续两个月低于荣枯线。整体来看,4月份的各项经济数据普遍低于预期,表明我国经济的复苏动力有所转弱。受益于防疫政策优化以及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的落地,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复苏强劲,然而在经历了需求的大量释放后,内生性需求压力开始凸显。因此,宏观政策还需进一步加力提效。6月2日召开的国常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出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要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打通政策落实堵点,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本次国常会的部署预示着下半年政策将进一步发力,除推出支持新能源汽车的举措外,对其他重要领域的支持力度也有望加大,如《经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等党报及官媒近期多次发文,强调持续发力稳定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调控政策有望进一步宽松。海外方面,美国总统拜登3日下午签署债务上限法案。在美国债务危机解除后,为应对债务危机而储备美元的需求将有所减弱,美元强势难以持续,这将明显缓解人民币汇率走弱的压力,5月下旬以来由于人民币汇率走低导致的资金外流态势将受到遏制,这将对我国资本市场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需要看到的是,美国财政部在法案签署后很可能将大量发债以补充财政资金,财政对美元流动性的虹吸效应进一步加强,这将加剧美国银行业的流动性压力,特别是中小银行面临的风险可能加剧。另一方面,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美国5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长33.9万人,远超市场预期;5月失业率为3.7%,创半年新高。以上数据表明,美国劳动力供给有所增加,同时劳动力需求仍具韧性。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新增就业人数超预期,但失业率也有所上升,这加大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整体来看,在美国经济趋于下行的背景下,美联储大概率将在6月议息会议上暂停加息,但由于美国通胀粘性较强,仍不排除年内再次加息的可能,需重点关注将于下周公布的美国5月CPI数据。
国内热点:一、中国5月PMI为48.8%。二、国常会听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展及下一步重点举措汇报等。三、1-4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1%。
国际热点:一、美国总统拜登签署债务上限法案。二、美国5月新增非农就业33.9万人。三、欧央行指出欧元区金融稳定前景仍然脆弱。
上周高频数据跟踪:上周国内主要股指小幅反弹,上证指数上涨0.55%,收报3230.07点,沪深300指数上涨0.28%,收报3861.83点,创业板指上涨0.18%,收报2233.27点。
风险提示:俄乌冲突持续升温;欧美经济衰退风险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