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资产月报第8期:1月展望,岁末年初的“季节性”?
每至“岁末年初”,季节性往往成为市场的焦点。海外市场有“1月效应”的期待,国内市场也有“春季躁动”的传统。“季节性”背后的成因、今年将延续还是背离?本文分析,可供参考。
热点思考:1月展望,岁末年初的“季节性”?
一、12月海外市场主线?美联储实质性转向,大小盘风格悄然切换
12月海外市场最鲜明的主线无疑是美联储的实质性转向。12月议息会议上,鲍威尔超预期“放鸽”;会后,10年期美债利率明显回落,12月累计下行49bp至3.88%。伴随着美债利率的回落,一方面,全球风险资产明显受益,纳指、标普500在12月分别上涨5.5%和4.4%;另一方面,美元指数大幅回落,12月贬值2.1%、至101.4。
结构上,美股大小盘风格切换的特征较为明显。12月以来,罗素2000大涨13.8%、涨幅远大于标普500的4.7%;但历史规律显示,在最后一次加息到首次降息期间,美股通常大盘占优。原因在于,小盘股对利率与经济均更敏感。过往“暂停期”,经济走弱的担忧导致大盘相对占优;而近期经济仍有韧性,则使小盘股凭借更高利率敏感性脱颖而出。
二、12月国内市场焦点?会议释放的信号相对积极,市场情绪有望提振
12月,政策是国内市场的核心焦点;政策力度不低,月底市场情绪也有所回暖。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陆续召开;其中政治局会议定调积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了产业升级、消费投资良性循环、防风险及深化改革等四大主线。政策力度并不弱,但股市、商品继续回落,汇率的表现也较为疲软,月底市场情绪有所回暖。背后的原因,一是外资持续流出的拖累,二是需求仍相对疲软。一方面,12月前三周,北上资金累计流出266.0亿,北上资金持股占比较高的个股,平均跌幅达3.0%、远高于北上资金持股占比较低个股1.5%的跌幅。另一方面,经济数据结构不佳,反映需求相对疲弱;例如11月社融企业端融资表现平平;社零数据也显示消费动能冲高回落。
三、1月市场如何演绎?海外“1月效应”或难重演,国内“春季行情”或能落地
海外市场,“1月效应”曾是美股最明显的季节性之一;但短期或难重演。历史回溯来看,1950年以来,标普500在1月的平均涨幅达1.0%、上涨概率也高达60%;“1月效应”的背后,流动性或是主要支撑。然而,在美债利率快速回落后,降息预期的进一步走强或需就业、通胀数据的走弱;而经济放缓过程中的财报空窗期,美股在分子端也难有支撑。国内市场,“春季行情”或值得期待,关注降息等政策对市场信心的提振、与人民币升值和北上资金回流的共振。历史回溯来看,2009年以来春季行情平均持续40.7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平均上涨12.9%。“春季行情”多源自宏观政策预期升温、与数据真空期下的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当下,降息刺激、北上回流等,有望提振市场信心。
月度回顾:美联储“转向”,风险资产多数上涨,美元指数大幅回落(2023/12/01-2023/12/31)
股票市场:发达国家、新兴市场股指多数上涨,纳斯达克指数领涨。A股各类宽基指数全线下跌,上证指数下跌1.8%,创业板指和科创50分别下跌1.6%和1.6%;香港市场涨跌分化,恒生指数微涨0.03%、恒生科技下跌3.47%。
债券市场:发达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全线下行。美国10Y国债收益率下行49bp至3.88%,意大利、法国、英国和日本10Y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53.5bp、47.6bp、69.4bp和6.7bp。
外汇市场:美元指数下行,其他货币兑美元全线上涨。美元指数下行2.1%至101.4。欧元兑美元升值1.4%,日元兑美元升值5.1%。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分别升值0.5%、0.3%至7.10和7.12。
商品市场:有色多数上涨,贵金属走势分化,农产品多数下跌,原油均下跌。布伦特原油下跌7.0%至77.0美元/桶,COMEX黄金上涨1.7%至2071.8美元/盎司,COMEX银下跌7.0%至23.56美元/盎司。
风险提示
俄乌冲突再起波澜;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工资增速放缓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