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网 > 研报大全 > 宏观研究报告正文
宏观研究报告正文

2022年9月金融数据点评:货币投放超预期,居民信贷有望恢复

www.eastmoney.com 中邮证券 黄付生,崔超 查看PDF原文

K图

  事件

  人民银行公布9月及前三季度金融数据:M2同比增长12.1%,预期11.9%,前值12.2%;M1同比增长6.4%,前值6.1%;社会融资规模3.53万亿,预期2.8万亿,前值2.43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2.47万亿,预期1.76万亿,前值1.25万亿。

  核心观点

  9月金融数据的主要特点,一是总量超预期增长,主要仍为政府性资金驱动;二是企业融资大幅增长,居民加杠杆意愿下降;三是M1增速回升,M2-M1剪刀差收窄,实体经济活力有所改善。

  宽信用政策有望持续至明年,社融规模将维持较快增速,权益资产博弈价值提升。在内需恢复缓慢、外需下行背景下,宽信用政策有望持续至明年。当前宽信用政策主体仍为政策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陆续落地有望继续带动社融规模增长,后续政策力度是否会提升将取决于企业与居民内生性信贷需求的提升程度。经济的长期不确定性与短期扰动,仍然是制约社融需求与结构的主要原因。中美逆周期调节与强势美元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货币政策空间。当前货币相对供大于求,企业与居民信贷若不能较快回升资金将存在空转风险。当前A股整体估值处于低位,持续的宽信用政策对市场形成托底并有望转换为上升动能,权益资产博弈价值提升,具备一定的配置性价比。

  总量超预期,企业融资贡献最多

  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元(wind一致预期2.8万亿),同比多增6274亿元,社融存量规模同比增长10.6%,较8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增人民币贷款2.47万亿元(wind一致预期1.76万亿),同比多增8100亿元。社融增量主要由企业贷款贡献,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6540亿元,企业短期贷款4741亿元;其次为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分别为1906亿元和1529亿元;政府债券同比少增2541亿元。

  9月社融高增主要源于生产恢复与政府性融资配套资金落地。一是9月高温限电解除、疫情缓解,生产与需求同步小幅恢复,制造业PMI重回景气区间,企业融资需求呈现一定程度恢复。二是政府性融资带动相关配套资金落地。9月政策性银行债发行5943亿元,同比增长35%,发行额连续两月增长且处于高位,带动企业配套资金落地推高融资规模。8月31日国常会新增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预计将在9-10月形成较大工作量,叠加6月1日国常会调增的8000亿额度,政府性融资将持续带动社融规模增长。

  企业融资大幅增长,居民加杠杆意愿下降

  9月非金融企业新增贷款19173亿元,同比大幅多增9370亿元。其中票据融资-827亿元,同比少增2180亿元;短期贷款6567亿元,同比多增4741亿元;中长期贷款13488亿元,同比多增6540亿元。企业票据融资意愿下降,流动资金补充主要来源于短期借款。一方面体现出流动性较为宽松,短期借款资金来源较为充足;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经营预期并未完全恢复,融资需求与意愿不强烈。中长期贷款的高增,可能主要来源于政策性开放性贷款配套资金和基建投资的融资需求。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134亿元,同比多增120亿元,但多增金额较上月大幅下降3238亿元,企业资金需求环比增加。

  9月居民新增贷款6503亿元,同比少增138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3038亿元,同比少增181亿元;中长期贷款3456亿元,同比少增1211亿元。居民消费意愿仍然较弱,背后是地产与可选消费品需求的下降,以及对未来收入预期信心的不足,疫情影响仍然是主要扰动。9月底人民银行、财政部密集发布房地产刺激政策,短期有望释放被压制的刚性需求,预计4季度居民中长期贷款有望回升,房地产销售边际改善。

  M1增速回升,实体经济活力改善

  9月M1同比增长6.4%,较上月升高0.3个百分点。M1的提升主要源于制造业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小幅恢复,房地产销售下行趋势有所缓解。9月M2同比增长12.1%,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M2-M1剪刀差略有收窄,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实体经济活力有所改善。

  未来社融走势如何判断?

  宽信用政策有望持续至明年,社融规模将维持较快增速。在内需恢复缓慢、外需下行背景下,宽信用政策有望持续至明年,经济的刺激效果将不断得到强化。当前宽信用政策主体仍为政策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陆续落地有望继续带动社融规模增长,后续政策力度是否会提升将取决于企业与居民内生性信贷需求的提升程度。经济的长期不确定性与短期扰动,仍然是制约社融需求与结构的主要原因。中美逆周期调节与强势美元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货币政策空间。

  权益资产博弈价值提升。当前货币相对供大于求,企业与居民信贷若不能较快回升资金将存在空转风险,A股有望成为未来资金的出口之一。当前A股整体估值处于低位,持续的宽信用政策对市场形成托底并有望转换为上升动能,权益资产博弈价值提升,具备一定的配置性价比。

  风险提示

  政策施行效果不及预期、疫情恶化、美联储超预期加息、海外经济超预期衰退。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代表东方财富观点。建议用户在阅读研报过程中,请认真仔细阅读研报里的风险提示、免责声明、重要声明等内容,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