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家居消费政策细节发布,扩大内需仍需更多政策支持
继6月29日国常会审议通过《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若干措施》后,7月18日政策细节发布。7月18日发布的《关于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简称通知)涵盖家电、家具、家纺、家装等多个领域,针对大力提升供给质量、积极创新消费场景、有效改善消费条件、着力优化消费环境四个方面提出11条措施。本次促消费政策有两大亮点。亮点一:在新房销售疲弱的情况下,推出一系列政策支持旧房装修和局部升级改造。通知提出:1.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支持居民更换或新购绿色智能家居产品、开展旧房装修。2.鼓励各地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通过政府支持、企业促销等多种方式,支持居民开展旧房装修和局部升级改造。3.继续支持城镇老旧小区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等自住住房改造。亮点二:加强金融机构对家居消费者以及企业的金融支持。1.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强对家居消费的信贷支持。2.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与家居生产企业、家居卖场、家装企业等合作,为经营商户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3.支持符合条件的家居卖场等商业网点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我们相信这些政策将有助于促进旧房改造相关的家居消费,并改善家居上下游企业的融资环境。
然而单靠该通知恐难显著撬动家居消费。疫情期间陆续有促消费政策出台(图表1),但大多是呼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提供补贴。由于三年疫情和房地产调控政策严重影响地方政府的财力,散点式促消费政策尚未有效提振消费。此次政策发布的激励主体之一仍是地方政府,财力不足问题仍将影响政策成效。而另一激励主体金融机构,相信在响应国家号召的同时也要兼顾市场化原则,毕竟控制坏账率仍是银行重要KPI。确实,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金贤东在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发改委会抓紧制定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这或意味着政府亦认为仅依靠促家居消费政策和之前的减免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并不足以显著促进消费复苏。
我们认为中央政府牵头并提供补贴大头的政策促消费作用或更为显著,但触发此类政策门槛或较高。首轮家电下乡可谓迄今为止最为有效促进耐用品消费的案例:第一轮家电下乡从2007年12月初启动三省一市试点到2009年2月全国推广,再到2013年1月底结束,时间跨度长达6年。政府按照产品销售价格13%给予农民购买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等家电补贴。在全国全面推广中,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负责80%,地方财政负担20%。在商务部公布数据的2010到2013年间,家电补贴高达800亿元(图表4)。有力度的补贴显著提高了相关家电的销售量(图表5)。虽然我们认为中央政府有足够的财力重启此类政策,但是政府意愿或仍较低:即使在经济形势更为严峻的2022年,商务部推动的绿色智能家电下乡依然是以鼓励地方政府为主。
除促消费之外,我们期待更多稳地产、稳基建和支持民企的政策出台,但大规模刺激的可能性仍低。央行在上周五发布会中提到国际上疫情过后消费和经济的恢复正常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暗示决策层对经济复苏仍较有耐心。考虑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我们认为政府更倾向于针对经济几个薄弱环节,推出刺激措施。1.房地产:房地产销售跌幅6月继续扩大(图表6),房价环比增速已转跌(图表7),急需出台更多新政策防止行业二次探底。除了7月10日宣布延长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之外,央行相关负责人在7月14日鼓励存量房贷利率转换的说法值得特别注意。央行还提到两种潜在模式:一是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和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二是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贷款。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如果全面实施,我们估算或为居民部门每年节省大约2500亿元的利息支出,对居民购买力的恢复有相当帮助。不过如果将执行权交给地方,实行一城一策,那么政策力度可能会打一定折扣。除此之外,我们预计中央政府或引导地方政府继续放松一二线城市的限购政策、降低首付比例、并对改善型住房提供更多的购买优惠。2.扶持民企:7月以来国家相关部委密集召开座谈会,并宣布平台企业金融业务进入常态化监管阶段。我们认为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或将升级。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来说举足轻重——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然而,在经历了三年疫情之后,民营企业的税前利润率已经低于银行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图表8),民间投资增速已转负(图表9),急需政策支持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我们认为,类似于2018年下半年的一系列民企支持政策有望出台,包括: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窗口指导银行贷款方向、定向税费优惠等。3.基建:虽然出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考虑,政府可能不会推出大规模的基建刺激,但是适度规模的稳基建措施或是明智且有必要的。我们认为在启用抵押补充贷款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盘活地方专项债结存限额等几个潜在选项中,至少有一到两个举措或被推出。我们相信接下来较为容易实施的刺激政策还会陆续出台,但政策出台节奏或仍缓。更为关键的、尤其是稳基建和房地产行业的政策措施,可能要等本月底的政治局会议明确定调下半年稳经济工作重点之后才会推出。
投资风险:政策刺激或成效不及预期,房地产债务风险,地方隐性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