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国常会解读:降准要来,然后呢?
主要观点:
事件: 4 月 13 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决定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等政策力度;指出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引导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
核心结论: 预计降准将较快落地(关注 15 日) ,后续可能再降息( 1 年期 LPR 可能降 5bp,关注 20 日; MLF 仍有调降可能,时点待观察) ;短期而言, 对实体的纾困作用大于扩内需, 警惕资金空转和借新还旧,对实体拉动仍待观察; 对股债利好,但可能偏短偏弱。
国常会说了啥?促消费、稳外贸、要降准,政策将加快加码推进。
两会之后的国常会,围绕稳增长, 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进行全面部署。既是落实今年工作安排,又体现了在外有俄乌冲突、内有疫情反复的扰动下,政策可能加快加码推进。
稳增长的确定性越来越强: 3.14 国常会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对两会任务要求进行全面部署; 3.21 国常会部署留抵退税的政策安排和时间表,重申 3.16 金融委会议的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3.29 国常会强调“咬定目标不放松”,“稳定经济的政策早出快出, 制定应对更大不确定性的预案” ,并要加速发债,财政前置,扩基建,开工 8000亿元水利工程; 4.6 国常会提出“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有的超出预期”,出台特困行业纾困政策, 用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支持; 4.13 国常会部署促消费、加大出口退税等稳外贸政策、 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综合来看,两会以来的国常会大致释放几个信号: 第一,对经济担忧加大,但“咬定目标不放松” , 5.5%大概率还是要实现;第二,已定政策早出快出, 超预期问题制定预案,指向二季度货币、财政将加速发力,且即将召开的 4 月政治局会议上,宽松可能加码;第三,政策重点放在财政加快发债, 留抵退税保市场主体, 疫情特困行业纾困, 再贷款、降准等货币政策发力等方面;第四,稳增长抓手首先是基建(包含水利等),此外关注促消费、稳外贸等。
为什么要降准?什么时候降? 怎么降? 出于稳增长、稳银行负债、配合发债、疫情下企业纾困等考虑,以及在 3 月以来的金融委会议、国常会等对货币政策主动应对的要求下,降准符合预期。 5-6 月美联储可能连续加息, 预计国内最快 4 月 15 日左右落实降准,后续还剩 340bp 空间,本次降 50bp 左右可能较为合适。
原因和背景看, 2021 年下半年以来货币政策稳中有松, 2021 年 12月降准、 2022 年 1 月降息后,市场对再次降准降息预期仍存, 3.16 金融委会议、 4.6 国常会和 4.13 国常会更是明确提及“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运用再贷款、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企业支持,叠加消费仍弱、地产低迷、疫情对经济冲击较大(我们测算疫情对 Q1 经济拖累为 0.5 个百分点左右,目前情况,对 Q2 经济冲击可能也是如此,参见报告《“量跌价升”背后的近忧与远虑》) , 此时降准符合稳增长、稳银行负债成本、配合发债、疫情助企纾困等要求,也符合国务院近期的政策部署。
时间点看, 过往国常会提降准,慢则 1-2 周,快则 2-3 天即可落地,鉴于 5-6 月美联储可能连续加息,且 5 月可能加息 50bp, 4 月国内落实降准概率较大, 也就是本周五 15 日 MLF 到期时点附近。
幅度和空间看, 2021 年 12 月 6 日降准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 8.4%;考虑降准时央行表示“除已执行 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0.5个百分点” , 隐含存款准备金率下限可能在 5%左右。 因此后续降准总空间可能为 340bp,空间已较为有限,本次降 50bp 可能较为合适。
降准之后还会有降息吗? 降准之后可能还有降息, 1 年期 LPR 利率有望下调 5bps, 5 年期 LPR 可能不动, 是否马上降 MLF 利率仍存不确定性。
第一, 鉴于我们此前报告对银行负债成本的分析( 请见报告《测算:LPR 还有再降息空间吗? 》 ) , 2021 年以来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合计节省银行资金成本约 1370 亿元,对应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约 8.8bps。 2021 年12 月,在 MLF 未调降的情况下, 1 年期 LPR 下调 5bps 后, 后续银行成本仍余 3.8bps 的空间, 叠加这次降准可能再释放 1bp 左右空间, 意味着若降准落地,对应 1 年期 LPR 可能调降 5bps 。
第二, 我们此前分析过, 08 年后至今,中国宽松美国收紧共有两次,分别是 2014-2016 年和 2018 年。期间中美利差平均为 129bp 和72bp;最低为 49bp 和 24bp。中美利差处于阶段性低点的时候,个别时点外资流出,但并不十分严重。 因此,预计后续仍有降 MLF 利率的可能,但时间点仍存不确定性。
降准对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有何影响? 疫情压制下,纾困效果可能大于提振需求,警惕资金空转和借新还旧,对实体经济的拉动效果仍待观察。以史为鉴,降准利好股债,但股好于债,创业板表现最优。对于本次,此前降准预期已较强, 预计对股债利好,但可能偏短偏弱。
第一,疫情压制下,纾困效果可能大于提振需求。 鉴于疫情对经济仍有拖累,降低市场活力,因此此时降准对需求拉动短期有限,且降准本就是释放资金的常规操作, 属于偏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过, 此时降准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打开为实体让利空间,叠加国常会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率(上次是疫情期间的 2020 年 4 月 21 日国常会提及降低中小银行拨备覆盖率),有助于银行释放信贷空间,加大信贷投放,有比较明显的助企纾困特征。
第二, 当前实体企业融资需求较差,银行风险偏好不高,也需警惕资金空转和借新还旧的问题, 而这在流动性短期大幅宽松的时候更易发生,降准降息对实体经济的拉动效果有待观察。 我们根据 BIS 数据测算的中国企业新增信贷中借新还旧的比例在 2008 年-2021 年三季度持续提升, 表明企业还债压力加大,新增投资意愿不足(请见报告《“宽信用”的阶段性波折还是“资产负债表衰退”风险? 》)。
第三, 降准对股债的影响? 08 年至今降准共二十二次,降准之后上证综指和沪深 300 短期胜率较高,中长期胜率出现下滑但涨幅扩大。创业板在权益市场中表现最优, 后一周、后一个月、后三个月胜率为 59%、65%、 53%,平均上涨 1.71%、 6.65%、 7.48%;与股市相比,债券收益率似乎更能在降准前纳入一定预期( price in),具体表现为 10 年国债和10 年国开债在降准前一周平均下行 4.7 和 5.3 个 BP,降准落地后债市持续下行但胜率有所下降,该规律仅在 2019 年不显著。 总体看,降准利好股债,但股好于债,创业板表现最优(详见图表 5) 。 对于本次,由于此前市场对降准预期较强,当下的债券收益率可能一定程度上已经 price in降准预期,后续持续下行幅度有限;股票市场短期将迎来利好,但若未来要持续上涨,可能需要诸如海外风险释放到位、国内经济数据好转、地产迎来拐点、更强的政策宽松幅度等事件的进一步提振。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超预期,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