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宏观】疫情之下的医疗资源比较:基于中国31省市区和36城市的分析
近期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反弹,上海、吉林受侵扰最甚,大众对医疗系统的抗压能力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医疗资源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基于医生护士、床位、医院、医药上市企业数量规模、卫生财政支出等指标从五个维度进行了国际比较,同时比较了31个省市区和36个重点城市的医疗资源情况,描绘出一幅中国医疗资源“地图”,以期为后续完善和均衡区域间医疗体系提供数据基础。
一、国际比较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可否认,与发达经济体仍有差距,尤其是医护人员相对匮乏。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世界护理状况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每千人拥有护士数量为3.7人,其中美洲为8.3人,欧洲为7.9人。反观我国,每千人注册护士数量从2018年的2.9人增长至2021年的3.5人,仍未达2018年全球平均水平。北京作为医护资源丰富的典型城市,其千人护士数为6.9人,仍不及2018年欧洲平均水平。
二、省际比较
第一,北京医护资源全国领先,人均医护人员数量明显“碾压”其他省份;三甲医院汇集,但人均床位略显不足。
第二,江、浙、沪为代表的华东省份,人均医护人员相对充裕;医院、床位“总量足、人均少”。
第三,东三省以及陕、甘、宁为代表的西北诸省,则是人均医护数量偏少,人均床位相对充足。
第四,天津、河北为代表的华北省份,医生多,护士少;而云、贵、川为代表的西南省份,护士多,医生少。
第五,广东、福建为代表的沿海省份,由于常住人口规模大,人均医生、护士、床位皆“捉襟见肘”。
第六,生物医疗上市企业分布基本呈“东多西寡”特征,浙江(40家)、广东(31家)、江苏(29家)位列前三,北京、上海紧随其后,上市企业数量均超过20家;青海、宁夏没有上市的医药企业,甘肃(2家)、新疆(1家)居末两位。
第七,医疗领域财政支出在总量上基本和人口数呈正比,西部省份由于中央大量转移支付和人口稀疏的原因,人均支出较高。
三、重点城市比较
绝大多数重点城市的医生、护士、床位等医疗资源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西部省份,省内分化大,省会城市“虹吸效应”显著,而东部省份内部发展更均衡,所以部分中西部省会城市的医疗资源反而优于经济发达的“明星城市”。例如,广州、上海、深圳三座一线城市,人均医生、护士拥有量均排在中下游水平,其中深圳更是位于末位水平,每千人医生、护士数量分别为2.3人和2.6人,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西部昆明、太原、济南、郑州、西宁等市医护资源充沛,无论医生,还是护士,均排在全国前10行列。新一线城市长沙,每千人医院床位数为7.7张,每百万人拥有医院数量32.6家,分别排名第4和第7,而深圳的相应数据为3.3张和8.3家。
四、动态清零仍有必要,同时要切实保障居民的生活物资和正常就医需要比较分析我国医疗资源后发现,当前尚不具备“共存”的条件,而贯彻“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才能保证国内医疗体系的平稳运行和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
第一,我国医疗资源整体并不充裕,分配极不均衡,叠加老年人接种疫苗比率不足,若不及时“动态清零”,一旦形成规模性反弹和社会心理恐慌,医疗体系将面临被击穿的危险。第二,面对疫情需要算总账、算生命账,在巨大的人口基数面前,绝对数更值得关注。第三,中国的“动态清零”不是追求零感染,而是快速、精准的发现一例解决一例,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未来更需要在坚持战略不变的基础上,完善战术,将防疫政策落得更实、更细,避免生活物资供应不足和正常就医停摆引发的次生灾害,切实保障居民的生活物资和正常就医需要。
风险提示:疫情反弹超预期、数据披露不及时产生统计偏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