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金融数据点评:后续信贷大小月的问题可能将显著改善
11 月金融数据中的四个重点信息
第一,与 PMI、通胀数据类似, 11 月社融总体而言“总量平平,结构不佳”。政府债和人民币贷款是主要支撑。 9 月社融存量增速录得 9.4%,环比上升 0.1 个百分点。其中,社融口径信贷表现平平,当月新增 11100 亿,同比少增 348 亿,基本与 2022 年同期持平;政府债融资在万亿国债增发的拉动下同比多增 4980亿;虽然城投增量债务规模受隐债置换约束,但得益于低基数, 11 月企业债同比多增 726 亿。表外项目中,财政力度较为温和,基建投资有所放缓,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两者之和录得减少 189 亿。
第二,企业部门融资需求较为低迷,但可能也与再融资债置换存量贷款有关。 11月企业短贷同比多增 1946 亿,但中长贷同比少增 2907 亿,指向企业部门扩大生产意愿较为低迷,企业的信心仍需政策协同发力进一步提振。但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后,已有部分用于偿还存量贷款,这也拖累了 11 月企业中长贷的增量规模。票据融资维持高位,新增 2092 亿,也指向有效信贷不足,银行信贷冲量活动增加。
第三,居民部门融资意愿依旧平淡。 短贷方面,受“双 11”影响,居民消费贷款在 11 月有所释放,但同比仅多增 69 亿,“双 11”对消费的提振作用较弱,居民消费意愿依然较为低迷;中长贷方面, 11 月地产端依然有宽松政策释出,居民中长贷小幅正增。但居民收入未见显著修复,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仍未得到完全控制,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回升仍需时日。居民中长贷改善可能需待经济回升,居民收入上升后才能见到明显起色。
第四, M1 持续低迷, M2 小幅回落。 11 月 M2 录得 10.0%,环比下降 0.3 个百分点。 11 月居民、企业、非银以及财政存款均推动 M2 规模上升,但在高基数下增速依旧回落; M1 录得同比 1.3%,已连续 8 个月回落,地产低迷、企业投资意愿弱,指向资金活化效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激活。 同时, M2 与 M1 剪刀差不断扩大,非银存款大幅高增,也反映出了当前存在资金空转问题。
后续信贷大小月的问题可能将大幅改善
PMI 和通胀都有所回落,此次社融数据的平淡市场已有预期,“总量平淡,结构不佳”的特征依旧。 结构上,政府债融资和票据冲量依然是重要支撑,而信贷较弱,虽然结构不佳,但我们在 10 月的报告中已经指出,高增的政府债和票据中恰恰可以看出政策逆周期调节的意图。
向后看,近期央行在 11 月三部门联合会、三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等多次提及“平滑信贷波动”、“总量适度、节奏平稳”,预计后续信贷大小月的问题将出现大幅改善,信贷在各月间的表现将更加平稳。因此, 12 月信贷数读料将有所改善,而像过去几年年初不断高增的信贷“开门红”或将有所下降,数读更为温和。通过平滑各月信贷投放,可以更好的满足年初“开门红”后,年中和年末里新增的贷款需求,避免出现优质项目无贷款额度的情况。而政府债在万亿国债、专项债提前批的推动下亦有支撑。
债市长端或保持震荡,而短端收益率可能已经超调
债市方面,多项宏观数据持续回落,但资金面持续收紧,债市长端平坦,而短端上行,期限利差收窄。
展望后市, 12 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先后提出“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基调较为积极,合理的量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有所提升。货币政策上,“有力”替换成了 “灵活”,加之央行近期重提“管好货币总闸门”,这可能意味着, 2024 年货币政策的重心将落在宽信用上,同时盘活低效被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资金空转。短期内降准的可能性较为中性,而降息的可能性边际降低。财政将成为 2024 年发力的重点。在后续经济方向观察的窗口期,当前长端收益率定价基本处在合理位置,短期可能将保持震荡,直至经济趋势明朗后才将打破现状;而对于短端债券,受前期资金面持续收紧的影响,我们认为可能已经超调,后续收益率有望小幅下行。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经济增速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