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资产周报第8期:商品市场,缘何而强?
6月以来,国内大宗商品大幅走强,能化品与黑色系表现尤为突出。大宗商品大涨背后的原因、后续值得关注的投资逻辑?本文分析,可供参考。
热点思考:商品市场,缘何而强?
一问:近期大宗商品的表现?南华商品指数大幅走强、能化品与黑色系是主要拉动5月31日以来,国内外大宗商品双双走强,其中国内商品的表现更为突出。年初至5月31日,大宗商品表现疲弱,仅黄金上涨8.5%,其他品类悉数下跌。5月31日以来,国内外大宗商品双双走强。截至9月7日,彭博商品指数大涨8.4%,南华综合指数涨幅更是高达19.8%。本轮上涨中经济基本面尚未明显改善,因而“股商”之间出现明显分歧。分板块来看,能化品、黑色系是此次大涨的主要拉动;分品类来看,原油、铁矿石、焦炭、纯碱等表现相对突出。5月31日以来,能化品、黑色系对南华综合指数拉动分别为9.0%、4.6%,解释了近7成的涨幅。其中,原油、铁矿石、焦炭、纯碱等品类对指数的拉动最大,分别贡献了3.4%、2.4%、1.5%、1.4%和1.0%。
二问:大宗商品大涨的原因?汇率贬值叠加供给冲击,低库存放大交易与供需扰动
汇率贬值下进口价格的被动抬升,供给冲击下油价对能化产业链的拉动,是国内商品价格大涨的重要驱动。第一,5月31日以来,人民币贬值3.9%,造成金属等海外交易所定价为主的品类、原油与铁矿石等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品类,内外盘价格分化。第二,供给收缩下油价大涨,原油带动能化产业链整体涨价,对南华综合指数拉动近8个百分点。此外,以铁矿石、纯碱为代表的部分品类,其低库存放大了供需面、交易面的扰动,导致了价格的大幅飙升。以铁矿石为例,5月以来铁矿石库存快速回落,处于历史同期较低水平;出口需求回暖的拉动下,低库存的铁矿石价格得到明显提振。纯碱库存的历史分位数更是低至1.8%;高温与碱厂年检影响下的供给扰动、交易行为等也被放大。
三问:商品市场的未来演绎?汇率与供给扰动或有所退坡,关注低库存与需求改善的共振
人民币贬值压力相对可控,汇率对商品价格推升或将弱化;部分品类的供给与交易面扰动,或也将陆续退坡。第一,近期,离在岸价差的收窄、3M风险逆转因子的走低显示贬值压力已得到一定释放。第二,四季度原油供给偏紧或将缓和;随着年检的恢复,纯碱等供给问题也将逐步消退。第三,发改委、郑商所已开始关注铁矿石、纯碱等品类的异动。随着经济逐步企稳、地产政策不断加码,需求端有望成为部分商品续涨的“接力棒”,关注有望受益地产边际改善、低库存但前期滞涨的品类。近期,政策加码下,8月制造业PMI已超季节性改善;基本面改善或成部分商品后续动能。铜、铝、螺纹钢、沥青等,在历轮地产周期中均有较好市场表现,叠加低库存的优势,后续或有更大价格弹性。
周度回顾:美国PMI意外上行,美元、美债延续强势(2023/09/04-2023/09/08)
股票市场:全球主要股指多数下跌,港股领跌。发达国家股指中,纳斯达克指数、澳大利亚普通股指数、标普500、法国CAC40和道琼斯工业指数领跌,分别下跌1.9%、1.8%、1.3%、0.8%和0.7%。
债券市场:发达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全线上行。美国10Y国债收益率上行8.00bp至4.26%,德国10Y国债收益率上行13.00bp至2.61%;英国、意大利、法国和日本分别上行13.90bp、10.50bp、6.80bp和3.10bp。
外汇市场:美元指数走强,人民币兑美元、欧元和英镑均贬值。日元、英镑、欧元和加元兑美元分别贬值1.09%、0.95%、0.71%和0.29%。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分别贬值0.11%、1.30%至7.3410、7.3650。
商品市场:原油价格上涨,贵金属和有色均下跌,黑色和农产品价格多数下跌。沙特、俄罗斯宣布减产延至年底,力挺油价;同时油价也从成本端支撑沥青价格。受安监、暴雨影响,叠加钢厂利润修复,焦煤供需偏紧。
风险提示
俄乌冲突再起波澜;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工资增速放缓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