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日报:宏观
多空因素交织,商品维持震荡走势
周一(5月23日),国内商品期市收盘涨跌不一,黑色系多数下跌,焦煤、不锈钢跌逾2%,铁矿石则涨逾4%;能化品多数下跌,玻璃跌逾2%,纸浆跌近2%,燃油则涨逾3%,甲醇涨近3%,原油涨逾2%;农产品涨跌不一,棕榈油涨逾2%,红枣、苹果跌逾2%;基本金属涨跌互现,沪铅涨近1%,沪镍、沪锌跌逾1%;贵金属均下跌。
热评:受国内疫情(北京疫情有所恶化)再度发酵因素的影响,周一国内期市涨跌互现,其中与国内需求相关性较高的黑色系多数下跌。夜盘消息显示,国常会部署6方面33项措施助力稳增长,市场情绪略有回暖。往后看,尽管政策利好频现,但当前多空因素并存,商品走势或仍以震荡为主。一方面,国内外经济数据不佳,表明全球经济放缓的风险持续加大,另一方面,美国非农和通胀数据高于预期,加息75bp的预期犹存,对风险偏好仍有压制。不过,俄乌局势出现长期化发展趋势,能源和农产品供应依旧受限,此外,国内稳增长政策力度持续加大,随着上海疫情出现改善并逐步解封,中国经济有望触底回升从而带动需求回暖。策略上,以国内需求为主的商品或表现更佳。
1、黑色建材:基本面偏弱,黑色系冲高回落。
在LPR利率和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下调、上海逐步解封、印度提高铁矿出口关税等利多因素的支撑下,黑色系商品短期迎来反弹。不过,当前的基本面依旧偏弱,现货成交仍弱于预期。在现实成交疲软的压力下,黑色系商品整体的反弹空间或有限。
往后看,本周国常会部署6方面33项措施助力稳增长,稳增长的主线逻辑依旧明确,上半年基建将持续发力,5、6月将分别有1万亿的新增专项债发行,同时,随着地产政策不断松绑,商品房需求回暖有望带动下半年投资出现改善。此外,发改委联合工信部正在制定粗钢压减方案,年内粗钢产量同比下降信号明确。供需两端均存在改善的预期,黑色系疫情后的走势值得期待。
2、基本金属:多空因素交织,金属或震荡运行。
在上海逐步解封、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下降、5年期LPR利率超预期下调、美元指数回落等利多因素的支撑下,金属价格触底回升,不过,美联储鲍威尔等官员继续释放加息以控制通胀的鹰派言论,这继续压制市场的风险偏好,压制金属反弹的空间。当前多空因素交织,铜价或以震荡为主。从铜的基本面上来看,目前铜还是非常紧张,检修的冶炼厂多,加上方圆、祥光和大海的产量还没有释放出来,精铜供应维持低位;废铜供应也不佳,精废价差打到负值,精铜消费量大幅收缩。需求方面,目前下游消费正在恢复中,下游拿货比较谨慎,现货成交一般。后续随着疫情后各地复工复产的推进,基建或加快发力,铜需求有望迎来改善,铜价不必过度悲观。
贵金属方面:美国5月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大幅下降,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反弹,市场经济衰退预期升温,美元指数高位回落,黄金短线出现反弹。不过,通胀高压之下,美联储大幅加息预期持续升温,黄金中期压制仍存。
3、能源化工:多空因素交织,油价或继续宽幅震荡。
当前国际原油多空因素交织,或继续维持宽幅震荡:1)利空因素方面:一是,主要经济体经济数据多不及预期,IMF等国际组织下调全球经济增速,全球经济放缓的风险加大;二是,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加息、缩表节奏持续加快,美元指数走高压制风险偏好;三是,原油需求持续放缓,欧佩克月报将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测下调21万桶/日。2)利多因素方面:一是,俄乌局势长期化发展,欧盟提出第六轮制裁方案,并可能涉及原油禁运,不过当前仍存在不确定性;二是,OPEC+增产有限,伊核协议毫无进展,原油供给增量有限;三是,上海逐步解封,中国经济有望触底回升,从而带动原油需求改善。
4、农产品方面:印尼政策变化频繁,油脂价格波动明显加大。
美豆:来自中国的进口需求大幅增长,美豆出口预期向好,叠加天气预报显示美国中西部地区将有阵雨和雷暴,令种植放缓,这支撑美豆价格反弹。关注美国大豆播种进度和中国需求迹象。
豆油:监测显示,5月16日,全国主要油厂豆油库存89万吨,比上周同期减少1万吨,月环比增加10万吨,同比增加17万吨,比近三年同期均值减少11万吨。近期大豆到港量庞大,压榨量预期止降转升,豆油消费需求偏弱,预计豆油库存仍是上升趋势。加上市场预期印尼限制出口的政策可能不会维持很久,限制总体油脂的价格。不过国内疫情有好转的态势,有利于油脂需求的回升。
棕榈油:SPPOMA数据显示5月1-20日,马棕产量环比下滑15%,马棕产量下滑幅度有所减少,后续随着劳动力恢复,产量或延续回升。据ITS数据显示,5月1-20日,马棕出口量环比上月增加32.6%,表明出口需求明显改善。印尼总统表示,该国将从5月23日起恢复棕榈油出口,因国内食用油供应形势改善。不过,印尼经济统筹部长表示印尼将对棕榈油实施DMO,以确保1000万吨食用油留在国内,这势必将令出口禁令解除后释放的供应增量大打折扣。
近期印尼棕榈油政策再度频繁变动,棕榈油价格波动明显加大,建议暂时观望,关注未来印尼棕榈油出口政策及马棕产量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