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宏观】陕西:“三秦大地”的财政债务形势
投资要点
摘要: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地处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东邻山西和河南,北接内蒙古,西连宁夏和甘肃,南抵四川、重庆和湖北,是我国邻省接壤最多的省份之一。北山和秦岭将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占据北部黄土高原的陕北地区、雄踞渭河平原的关中地区、坐落秦岭以南秦巴山地的陕南地区。根据三大区域资源禀赋,陕西基本形成“关中先进制造、陕北能源化工、陕南绿色产业”为主导的区域产业格局。陕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全省预测煤炭资源量3800亿吨,居全国第四;累计探明储量1700亿吨,居全国第三位。其中,陕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大、品质优、易开采,占全省探明储量的80%以上,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1%左右。陕西作为我国传统重工业基地,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和有色冶金等产业较为发达。伴随经济持续恢复、煤炭价格高位运行,以榆林为代表的能源资源地市经济增长颇多,2022年陕西省GDP总量突破3万亿大关,在全国排第14名;同比增长4.3%,增速跃居全国第6。
但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国内能源革命如火如荼的背景下,陕西经济和财政形势仍有隐忧。一是全省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倚煤,与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不相适应,新兴产业规模偏小、创新驱动能力不足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产煤区经济高增的同时非产煤区增长乏力。二是省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坐拥“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地区经济发展条件较好,工业规模大、基础较好、综合实力强,是全省最主要的工业区。2022年关中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陕北、陕南的2.3倍、4.8倍,省内“一省三世界”现象较为突出。三是陕西不靠海、不沿边,在与其他城市群都市圈的竞争中,长期面临“孔雀东南飞”的窘境。四是省会西安快速崛起为全国中心城市,2022年城市首位度达到35%,但对省内其他地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尚未从“虹吸”转为“辐射”。经济问题反映到财政上则集中体现为:对中央财政的净贡献为负、省本级收入占全省比重偏高、采矿业对税收收入的贡献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关中五市财力占比近六成、对土地财政依赖程度较高、部分区县债务负担较重等。
如何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陕西省“十四五”期间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是要持续推进转型升级,着力发展现代化工、汽车、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现代医药等“六大新支柱产业”,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二是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陕西打造为我国向西开放的窗口和前沿;以西安市为发力点以点带面推动周边城市的发展,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三是拓展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度与广度。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陕西省需在财政政策上做好扩大内需、支持重大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强对困难区县的财力补助、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等工作。
风险提示:区域经济转型不及预期;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