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周报:中美关系现改善迹象,国内政策可能会更积极
核心观点:本周,内外部积极因素双双增加。外部,中美关系出现积极进展,10月26日,外交部长王毅应邀出访美国,表示此次访问的目的就是在重返巴厘岛基础上,面向旧金山,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尽快回到健康稳定发展轨道。11月,美国将在旧金山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两国领导人会面的可能性在增加。另外,两国经贸关系也有改善迹象。10月23日,来自国内多地的企业代表与美方有关企业签订了十余份农产品贸易合同。内部,1万亿“特别”国债超预期,赤字率从3%提高到3.8%,体现财政积极发力,国内政策可能会比预期的更积极一些。此外,库存增速初现补库端倪,国内资金继续“买入”,北向资金流出有所减少。
中美两国领导人会面的可能性增加。10月26日,外交部长王毅应邀出访美国,美国总统拜登会见王毅,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两轮会谈,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进行了战略沟通。王毅表示,此次访问的目的就是同美方沟通,在重返巴厘岛基础上,面向旧金山,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尽快回到健康稳定发展轨道。11月,美国将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此前,美国总统拜登表示,期待在APEC会议期间与中国元首会晤。自2022年11月巴厘岛首脑会晤之后,中美高层互动频繁,美国国务卿、财政部长以及商务部长今年相继访问中国。如果中美元首能够直接对话并达成部分共识,则有助于稳定中美关系。中美经贸关系出现改善迹象。10月23日,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与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国内企业代表与美方有关企业签订十余份农产品贸易合同,中美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可能是双方施展诚意的重要表现。10月24日,中美经济工作组举行第一次会议,这是耶伦7月访华以来,双方经济工作组的首次正式会议,或表明中美在沟通解决双边经贸问题上迈出重要一步。
1万亿“特别”国债:政策比预期更积极,有望拉动经济恢复。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信号:体现财政积极发力超预期,释放稳增长信号。作用:扩大地方财力,支撑基建增速。影响:利好商品、权益,债市偏中性略弱。
外资净流出规模减小,内资延续净流入。10月27日当周,北向资金净卖出4.46亿元,为近三周以来最小,融资余额累计净买入24.1亿元(截至10月26日)。
美国经济仍有较强韧性,美联储或延续鹰派立场。美国三季度GDP环比折年率季调后初值4.9%,前值2.1%,预期4.7%。居民消费是美国三季度增长的主要动力。市场降低了对于年内降息概率的计价。美联储11月依然可能选择不加息,但大概率仍将通过前瞻指引表达鹰派立场。
国内补库初现。9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9.0%,继续收窄,当月同比连续两个月两位数增长,成本下降带动营业收入利润率小幅提高。企业补库意愿明显加强,库存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补库周期开启初见端倪。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金融事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