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网 > 研报大全 > 宏观研究报告正文
宏观研究报告正文

【粤开宏观】8月CPI同比略有回落,但结构性通胀压力仍存

www.eastmoney.com 粤开证券 罗志恒,马家进 查看PDF原文

K图

  一、当前中国物价形势的三大新特征

  在全球高通胀的背景下,中国的通胀形势总体相对温和。这与中国超大规模经济特征、国内保供稳价政策有效落实、货币政策并未“大水漫灌”、经济需求低迷等相关。与中国过往以及当前国际通胀形势相比较,我国通胀形势总体上呈现出三大新特征。

  1、总需求不足与结构性通胀压力并存。总需求不足体现在CPI中非食品分项、核心CPI与PPI同比一致下行。8月非食品CPI、核心CPI、PPI同比较上月分别下降0.2、0、1.9个百分点。结构性通胀压力体现在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中。8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2.4%,较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

  8月CPI同比未继续上冲而是有所回落,并不代表未来没有结构性通胀压力。猪肉价格虽然因近期出栏量增加而涨幅放缓,但猪周期上行周期已启动;国际能源价格近期虽然回调,但后续仍要关注供给冲击的幅度,因此对结构性通胀仍要警惕。

  8月PPI下行主要源于:1)全球经济衰退预期下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传递到了影响国内;2)国内总需求不足;3)落实煤炭等保供稳价,以减少对中下游的挤压。

  2、当前通胀是CPI上行与PPI下行结合,并不能简单化认为通胀是上升或者下降,而要看通胀对经济的主要影响及是否引发政策调整。今年上半年,CPI同比温和仅为1.7%,但PPI同比为7.7%,PPI高位挤压了中下游企业利润引发了制造业投资不足等问题,成为政策关注点之一;下半年,PPI持续回落缓和了利润挤压的问题,但CPI上升可能导致制约货币政策空间等问题,成为政策高度关注的指标。上一轮此种组合出现在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猪价大涨与总需求不足并存期间。

  3、供需关系上对通胀的影响从需求主导转变为供给主导。疫情冲击之下,省份间、城市间的分工和产业链的畅通受到了影响,4-5月受到疫情严重冲击的上海、吉林等地CPI同比明显居前。当前面临的结构性通胀和输入性通胀也主要来自于供给面扰动,结构性通胀主要源于猪周期带动食品价格快速上行,输入性通胀主要来自于极端气候、俄乌冲突等导致的全球能源和粮食价格波动。

  二、未来物价走势展望及其影响

  1、下半年和明年我国通胀的总体格局可能是:CPl持续上升,个别月份突破3%;PPl持续回落,年底短暂反弹后明年再度下行甚至出现负增长。从驱动力看,输入性通胀仍存,但可能有所弱化;结构性通胀压力上升。

  一是全球经济生产从效率模式转到安全模式,导致效率下降和成本上升。二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国内通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外依赖度高的油气能源和周期属性较强的工业金属。三是国内新一轮猪周期启动将成为结构性通胀的主要贡献因素。四是极端气候、俄乌冲突等导致国际粮价大幅上涨。五是前期消费刺激政策如车辆购置税减免、以及各地推出的消费券等行动,将带动消费从低位反弹,边际上推动CPI上升。

  2、CPI同比上行、PPI同比下行,PPI-CPI剪刀差收窄将对企业经营、居民生活、政府收入、资本市场等产生重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其一,居民与企业之间、上游与下游行业之间利益再分配。其二,财政收入增速可能下行,中西部资源型省份财政收入增速和占比可能下行。其三,财政和货币政策空间收窄。其四,资本市场感知到政策空间收窄后将提前反应,风险偏好下降,市场产生扰动。

  三、提高地方治理能力,避免行政管控导致的物价波动

  1、近年来我国物价的波动与部分地方和部门的治理能力有关。例如,部分地方采取了环保过度扩大化导致了上一轮猪周期中生猪产能大幅减少,引发猪价大幅上涨;部分部门采取了毕其功于一役的减碳行动,导致煤炭等价格大涨;疫情期间部分地区采取过度防疫的政策,引发物流不畅导致物价大涨等。因此,要从根子上解决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足的问题,重塑激励机制,避免行政管控导致的物价波动。

  2、面对当前的结构性通胀压力,监管当局有必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政策储备和应对。除了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外,还需其他政策协调配合,主要包括:一是继续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坚定做到能源和粮食安全,实现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猪肉充足供应,避免价格大起大落。二是产业政策和疫情防控政策要避免一刀切,保障物流和供应链产业链畅通运转,防止出现暂时性区域性的物资短缺。三是对中低收入人群提供适当的生活补助,减轻物价上涨对其生活水平的影响。

  风险提示:猪周期上行超预期、输入性通胀超预期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代表东方财富观点。建议用户在阅读研报过程中,请认真仔细阅读研报里的风险提示、免责声明、重要声明等内容,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