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点评: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五大关注点
事件:2023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我们认为本次报告有以下五点值得关注:
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既释放了稳增长的预期与信号,同时也是相对能够顺利实现的目标。考虑到2022年经济增长的较低基数,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相对温和,指向2023年的经济回暖将是恢复性的增长而非刺激性的增长。今年各地两会公布的GDP增速目标的加权平均值为5.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相对能够顺利实现。同时,本次报告认为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外需下行、预期不稳、局部风险犹存等困难与挑战,较温和的增长目标也为经济复苏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预留了弹性与空间。另一方面,结合报告部署的1200万新增就业目标,加快扩内需的目标,以及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等重点工作目标来看,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也体现了一定“质在量先”的基本思路。此外,结合2023年财政预算,3%赤字率所对应的隐含名义GDP增速约为6.9%,以1.5%的GDP平减指数简单估算,隐含实际增速超过了目标增速。我们认为,5%的经济增长目标延续了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经济运行总体回升”的判断,有助于提振市场对于经济回暖的预期与信心,也是一个务实的增长目标。
恢复和扩大消费是扩内需的优先抓手,用足用好专项债是促投资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总体低于GDP增速,并在疫情冲击之下随着经济增长的下行而显著放缓,2022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仅为疫情前2019年的一半,加之居民谨慎性储蓄意愿上升,消费不足将是制约经济回暖幅度与质量的瓶颈。本次报告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将“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增强消费能力的重点,但增加居民收入需要较为中长期的结构调整,特别是提高居民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及促使再分配之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速不低于甚至高于经济增长。从短期来看,我们依然建议必要时通过向居民部门发放现金的方式帮助居民修复资产负债表、提振居民消费信心,此外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促进耐用品消费,以及创新消费场景等措施也有助于提振消费意愿。从投资角度来看,今年赤字率上调至3%、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额度为3.8万亿(赤字率与专项债新增规模与我们在《建议2023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仍保持一定规模,助力突破经济“强政策、弱修复”困局》一文中的预测建议的完全一致),但实际上2022年使用了往年结转留存额度,新增专项债发行实际发行超过四万亿,今年的3.8万亿是比去年略有收缩的。考虑到专项债对基建投资的拉动以及稳增长的需要,新增专项债的发行实际上已经前置,从而加快对“十四五”重大工程支持,进一步支撑基建投资。与此同时,我们需要看到专项债在持续扩容中仍面临诸如:项目资金闲置或未按用途使用、项目收益偏低且面临下滑风险、偿债保障机制尚待建立健全等问题,使得专项债“债务-资产”转化效率相对较低,对基建投资撬动作用受到限制。我们建议要进一步提升专项债资金使用效率1,着力提升项目储备质量及数量,提高项目申报全流程效率及配套设施建设,适当扩大专项债的使用范围,提升专项债作为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以及进一步完善偿债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专项债在促投资方面“四两拨千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