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内需重要性正在上升
核心观点
1.5月,按美元计价,我国出口同比-12.4%(前值-7.5%,下同),进口同比-6.8%(-4.5%)。
2.出口在经历了3-4月份的增长过后,5月、6月均出现同比下降,6月的下行幅度超过wind一致预期。以下几个原因可以对出口的下行起到解释:一是2022年同期由于积压订单释放导致的高基数拉低了本期读数。二是前期出口较好确实存在积压订单释放的情况,而补出口的支撑正在减弱。当补出口对基数和当期的影响减弱之后,外需重新成为观测出口的主要逻辑。
3.外部环境的影响是当下出口的主要制约,外需下降同样有几个佐证,首先,全球制造业PMI或许可以作为一个观测逻辑,对全球制造业PMI同比化后,在2022年后整体呈现下行趋势,同样对应着出口增速回落。其次,同期的韩国和越南的出口增速也是处在下降状态,自从2023年以来就是持续的负增长,需求问题导致了全球贸易放缓。同样,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在发布会上也提到“当前…地缘政治冲突持续,短期外需回暖动力不足”。结合美联储最新通胀数据超预期回落之后,或许证明外需正在放缓。
4.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出口的环比回正,在连续两个月的环比下降之后出口边际有所恢复。4月和5月的环比下降来自于积压订单导致的3月基数较高,尽管6月环比回正但也处同期低位,但是,当积压订单扰动减少,出口环比或许会恢复到季节性常态。
5.我国主要对主要地区的出口增速几乎全部下降,仅有俄罗斯在大幅正增长,同样可以印证外需动能减弱。份额来说,东盟、美国、欧盟三个地区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出口对象,但是东盟占我国出口的份额再次提升。RCEP协定对我国与东盟贸易更为便利,与东盟市场的贸易流通自由度更高、企业成本受减税优惠更低。
6.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仅有少部分商品是正增长,分别是成品油、家用电器、汽车类、液晶模组。在前期表现较为强劲的劳动密集品,如鞋靴、服装、箱包等在5月转负后降幅进一步扩大,且份额有所回落。机电产品份额连续三个月出现上行。商品的量价结构中,量的支撑是好于价格的,多数商品的价格出现了下滑,且下滑幅度直观来看是大于数量的。
7.后续内需的重要性在提升,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已经为负,在出口对经济形成拖累的情况下,全年经济的增长需要靠三驾马车当中的消费和投资来拉动。因此外需走弱直接对应的就是内需需要增强。最近的政策频繁出台稳定经济,从六月底以来的降息、央行支农支小再贷款、发改委扩大民间投资、地产政策延期,另外还从稳定预期方面国务院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平台经济企业座谈会,工信部、发改委、市监局分别召开企业圆桌座谈会。经济后续或许将逐步回升。
8.其次,后续同样需要关注外需的恢复情况。美国通胀的超预期回落后,使加息的概率和次数出现了新的变数。其次,中长期来看,美国正处在去库阶段,如果后续去库结束,或许将对出口形成支撑。另外,中国生产端恢复较好和较低的PPI成本优势或许会对出口份额形成支撑。
9.债市收益率在低位徘徊,各等级利差均已压缩至较低位,因此我们想提示一是收益率再继续下行的空间有限,二是经济较弱的阶段或许已经过去。在一季度较高预期和二季度较低预期之后,预期将会回到当下经济现实上来。需要警惕后续基本面逐渐回暖、价格底部回升、去库结束之后债市收益率上行。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海外经济变化超预期;价格水平变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