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动态跟踪报告:“稳信用”后劲审视
2022年6月新增社融5.17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2.81万亿元,M2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1.4%。
平安观点:
6月社融强劲反弹,再超市场预期。经济基本面延续复苏、信贷需求回暖,叠加政府债发行放量,带动6月新增社融规模再超市场预期,达历年同期的最高点。社融增长的大类结构相对均衡,表内信贷增长强劲、政府债加速发行是社融同比大增的主要原因;表外融资压降速度放缓,也提供了一定支撑。不过,企业直接融资表现不佳,股、债皆低于去年同期。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历史同期最高,企业中长期贷款“跳升”。除表内票据外,6月新增贷款各分项的同比增量均较5月改善。1)居民信贷投放修复。短期贷款的修复受益于疫情防控趋缓,对消费场景和居民即期收入的负面影响有所减弱,“6·18”购物节叠加快递物流的恢复,线上消费需求或有较集中释放。中长期贷款增量依然低于去年同期,但地产托底政策、汽车消费政策成效初显,贷款需求低位恢复。2)企业融资结构改善。我们推测,企业短期贷款的增量或源于普惠小微领域的支撑。企业中长期贷款投放或更多集中于科技创新、绿色和基建领域;尤其是,政策性银行获得的支持力度更大,可能在企业中长期贷款投放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6月M1、M2增速同步回升,二者增速差收窄的原因包括:1)居民存款的同比增量收窄,预防性储蓄未有加速提升。2)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较快减少,仅体现在M2中。3)复工复产推进、商品房销售回暖和财政资金投放的支持下,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现金流有所改善。
6月社融数据亮眼,但市场或担忧“稳信用”的持续性。原因有二:一是,如无财政预算调整和增量的政府债券发行,预计下半年政府债将拖累社融增速较快回落。二是,上半年表内信贷投放节奏一波三折,总量的“稳”部分源于银行依靠票据、短贷等的冲量行为。我们认为,下半年“稳信用”不乏抓手,或将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降成本”激发贷款需求,可能降准0.25-0.5个百分点置换MLF、完善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机制,推动银行向实体经济让利,必要时再适度调降MLF利率。二是,重点领域做抓手,加大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在科技创新和绿色领域,再贷款工具“抓落地”;在传统基建领域,发挥政策性银行的带头作用,撬动配套融资。三是,薄弱环节强托底,充分满足普惠小微领域、房地产领域、及疫情受损行业企业的信贷需求,有望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10-25bp,及推动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行。基于此,下半年人民币贷款或呈现“总量稳定、结构改善”的特征。剔除政府债部分后的社融存量同比增速有望持续回升。
风险提示:疫情风险再抬头;政策见效慢于预期;海外央行加速紧货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