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周度报告:商品反弹的持续性有待观察
观点
1、本周商品市场出现明显的反弹,主要原因一是,国内防疫政策可能松动的预期带来风险偏好的回升;二是,美联储11月大幅度加息落地,后续加息幅度或将放缓,美元指数大幅回落;三是,部分商品供给受限,出现阶段性挤仓的风险。往后看,即使未来美联储放缓加息,市场的风险仍将集中于经济衰退所带来的实际需求下滑。尤其是近期多项经济指标显示,欧美经济下行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经济衰退或由预期逐步走向现实。而国内疫情政策并未有实质性的调整,需求不足仍是国内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预计商品反弹的持续性存疑。
核心逻辑
1)本周商品市场出现明显的反弹,主要原因一是,国内防疫政策可能松动的预期带来风险偏好的回升;二是,美联储11月大幅度加息落地,后续加息幅度或将放缓,美元指数大幅回落;三是,部分商品供给受限,出现阶段性挤仓的风险。
2)欧洲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美联储加息将放缓但更持久。①在10月份CPI继续攀升的背景下,欧央行12月加息的概率仍大,不过,在通胀高企、流动性紧缩加快、地缘冲突持续影响下,欧元区经济衰退可能性仍在加大。②美联储宣布加息75BP,今年已累计加息375BP,这也是自1982年以来美国节奏最快、幅度最大、频次最高的加息周期。本次会议美联储传递出的信息显示:加息步伐会缩小,但加息的持续时间更长、终点利率会更高。10月的非农数据显示:劳动力供给小幅减少但需求减少更快,失业率触底回升,底部确认信号渐行渐近。不过,时薪环比增速上扬,通胀压力依然存在。
3)国内经济面临疫情的持续扰动。中国10月制造业PMI49.2,预期为50,前值为50.1;10月非制造业PMI48.7,预期为50.1,前值为50.6。由于国内疫情多点散发以及赶工潮接近尾声,10月PMI再度回落且供需两端同步走弱。展望未来,需求不足、预期不稳仍是当前国内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在出口持续面临压力、地产还未见底的当下,单靠基建有点独木难支,未来政策发力的重点应该更加集中于改善市场预期、提振居民和企业需求。虽然各地疫情防控能力正在不断增强,但当前变种病毒带来的不确定性也更大,如何优化具体措施、降低疫情反弹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当下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