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与流动性观察:资金面为何骤紧?
核心观点
资金面为何骤紧?
10月下旬以来,资金市场利率快速上行。此次利率的快速收紧,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传统上10月底“跨月+税期”的叠加外,还有信贷回暖以及财政行为的影响,机构高杠杆进一步加剧了资金波动。
主导因素:跨月+税期
市场历来存在“月末效应”和“季末效应”的说法。究其原因,与监管机构对银行的考核有直接联系。在诸多监管指标中,对资金面影响较大的是“流动性风险”。银保监会考核的形式为月度报送、时点考核,商业银行为满足监管要求,通常在月末时点对流动性加强管控,融出意愿下降,市场上随之而来的流动性波动被称为“月末效应”。
此外,10月份受国庆假期影响,缴税截至日期相应延后至25日,对资金面的扰动可能延续至27-28日,与“月末效应”叠加后使10月底资金面呈现偏紧的情况。
其它因素:信贷投放与财政行为
在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信贷投放持续回暖。10月信贷投放大概率将延续修复态势,此前沉淀在银行体系内的超额流动性将随信贷扩张被逐步消耗。
财政行为方面,一是财政收支缺口扩大拖累支出增速。考虑到财政支出一般在月末较为集中,10月若支出力度减弱也将加剧资金面的紧张。二是地方结存专项债限额将在10月底前集中发行完毕,政府债发行小高峰也将对资金面构成扰动。
前瞻:年内资金面将保持稳定
前瞻地看,在“宽货币”向“宽信用”转换的关键进程中,央行仍将呵护货币市场流动性的基本稳定。年内资金仍将维持“合理充裕略微偏多”的状态,随着“宽信用”的逐步落地,资金利率或温和向政策利率锚靠拢,四季度小幅降准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流动性观察
外部环境方面,欧央行加息75bp,日央行坚守宽松的货币政策。
国内利率方面,上周(10月24-28日)超短端利率上行,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基本稳定。
国内流动性方面,上周(10月24-28日)央行重启千亿级别逆回购,净投放8400亿元。
债券发行方面,上周(10月24-28日)政府债净融资1502.3亿元;同业存单净融资-3618.2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70.4亿元。
风险提示:政策调整滞后,疫情再度扩散,经济增速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