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网 > 研报大全 > 宏观研究报告正文
宏观研究报告正文

4月金融数据点评:信用收缩不可轻视,融资成本需要继续下降

K图

  疫情冲击下信用收缩严重。4月社融增量为9102亿元,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疫情对实体经济的信用扩张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从结构上看,4月社融同比下降主要因为表内融资的下降,社融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9224亿元。表外融资方面,新增信托贷款同比多增713亿元,可能是基建投资需求带动下政信类信托融资规模扩大的贡献。直接融资规模同比变化不大,企业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未对整体社融产生明显拖累。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的主体通常是大型企业,而小企业和个人主要以银行贷款融资为主。这一结果反映出疫情对小企业和居民资产负债表的冲击相对更大。4月政府债券发行量较前几个月增幅有明显减少。不过目前政府专项债未发行的额度还有2万亿以上,财政部要求6月底前基本发完,这意味着5月和6月政府债券发行量将有明显提升。

  流动性脱实向虚。4月新增信贷6454亿元,大幅低于预期。而且这其中主要是票据冲量,新增票据融资5148亿元。4月份票据转贴现利率一路下行,反映出实体融资需求疲软,银行“以票充贷”。居民按揭贷款出现了历史上除今年2月份之外的第二次“净偿还”,这背后是商品房销售市场的萧条。不过我们认为与2月份不同的是,4月商品房成交量的下降主要还是疫情的冲击,疫情之后商品房销售有望触底回升。居民不含房贷的消费贷款也出现了“净偿还”,因为疫情导致消费场景缺失,居民消费出现被动的下降。企业短期贷款减少1948亿元,同比少减了199亿元。这一方面是一季度末银行用短期贷款冲量,对4月形成透支。另一方面,4月短贷减少量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反映出今年4月用短期贷款冲量的情况仍然存在。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2652亿元,同比少增3953亿元,降幅很大,反映出疫情影响下企业长期投资意愿低迷。非银贷款新增1379亿元,这反映出当前整体流动性水平其实非常充裕,但是脱实向虚,无法流入实体经济之内。

  货币供给充足,存款水平上升。4月M2同比增长10.5%,较3月提升0.8个百分点,显着高于市场预期。这反映出当前全社会的货币供应其实是比较充足的,货币宽松的效果比较明显。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0.4%,这是近年来较高水平。居民和企业存款变动均高于以往季节性变化,这是疫情阻碍经济活动的直接结果,同时也意味着社会解封后经济有反弹的动力。央行上缴利润已有8000亿元,而4月财政存款增量只有410亿元,同比少增5367亿元,反映出财政支出正在发力。

  信用收缩不可轻视,融资成本需要继续下降。4月份金融数据反映出全社会信用收缩非常明显。这固然是疫情冲击导致的阶段性影响,未来随着疫情缓解,信用有望重新扩张。不过需要重视的是本轮疫情和2020年2月有所不同。2020年2月疫情最严重的时期,虽然也出现了信用收缩,但是居民和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并未出现如此大幅度的下降。当时企业和居民仍然预期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短期的,但是现在疫情已经具有长期性,未来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很难设定长期的预期和规划,这对于企业的长期投资非常不利。我们认为这也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出现如此大幅度下滑的原因。如果不能有效改善企业预期,那么未来信用虽会反弹扩张也将会力度有限。遏制信用收缩是当前政策应关注的方向。首先,企业融资成本需要继续下降,LPR加点可能下调。随着上海等地新增病例逐步减少,经济重启在即。未来融资成本的降低将有助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恢复速度。目前央行政策上有通胀和美联储加息的双重顾虑,政策利率不易下调,但是LPR加点还有下调空间。4月份,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这将推动存款利率下降。近期多家银行各期限定期存款及大额存单利率均已下调10bp,降低了银行负债端成本。加之此前央行降准释放了一定的流动性,目前商业银行对LPR加点报价的下调条件已经成熟。央行在近期也强调,要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这也指向LPR有下调的可能。其次,政府信用扩张力度要保证,以免出现全社会信用坍塌。今年又是比较明显的“政府加杠杆”的年份,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收缩需要政府信用扩张来托底。财政部要求地方政府专项债在6月底前发放完毕,这为未来新的财政计划留出了空间。我们认为今年有发行特别国债的必要性,用于增加对居民和企业的纾困措施,也可以补充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保证政府投资力度。

  风险提示:疫情冲击企业信心;政策不及预期。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代表东方财富观点。建议用户在阅读研报过程中,请认真仔细阅读研报里的风险提示、免责声明、重要声明等内容,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