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外贸数据点评:“圣诞季”添色商品出海
平安观点:
按美元计价, 2023 年 11 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 0.5%,结束连续 6 个月的负增长;进口同比增长-0.6%,较上月回落;贸易顺差 684 亿美元,同比增长4%。 当前中国出口与进口增长呈现出以下主要变化:
1. 中国出口延续复苏势头,单月同比增速由负转正。 从环比增速看, 11 月中国出口环比表现强于 2018 年、 2019 年和 2022 年同期,但距离 2020 年和2021 年两个出口表现较强的年份仍有一定差距。结合结构变化分析, 11 月中国出口的复苏受三方面因素拉动: 1)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链边际回暖。 电脑、手机、集成电路等产品表现较强,且日本、韩国两个产业链强国对中国出口的拉动提升。 2)海外消费季对中国商品出海产生带动。劳动密集型产品表现亮眼,两年平均增速也有明显提升,且美国对中国出口由拖累转为拉动,或得益于中国商品及出海电商平台在美国“黑色星期五”消费季的强势表现。 3) 以价格指标的领先滞后关系和已公布出口价格的商品看, 11 月价格因素对中国出口的拖累或有减缓。
2. 出口产品结构上, 劳动密集型产品拖累放缓,机电产品、其他产品对中国出口由拖累转为支撑。 1)机电产品对出口的影响较上月提升 4.8 个百分点,集成电路、手机、电脑(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等产品表现突出,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数较快走低的影响。船舶、汽车零配件等产品表现也相对较强。 2)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出口的拖累较上月减少 1.2 个百分点,两年复合增速也有改善。 塑料制品、箱包、服装、纺织品、家具及其零件等多项产品均有提升。 3) 除机电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之外, 其他产品对出口由拖累转为支撑,贡献较上月提升 0.9 个百分点。
3. 价格因素对中国出口的拖累或有减缓。 1)从历史相关性来看, RJ/CRB 商品价格指数对出口价格指数的领先性约为 6 个月,进口价格指数对出口价格指数的领先性约 4 个月。二者先行触底回升,预示中国出口价格指数有望在年末迎来的拐点。 2)已公布 11 月出口价格的产品大多涨价: 粮食、水产品、成品油、钢材、未锻轧铝及铝材、肥料、稀土等原材料,中药材及中式成药、鞋靴等消费品,以及集成电路、家用电器和手机等机电产品的价格均较 10月上涨;仅汽车、船舶及液晶平板显示模组的价格有所回落。
4. 中国进口增速回落, 原材料及农产品进口减少是主要拖累。 2023 年 11 月以美元计价的中国进口增速为-0.6%,弱于 10 月的 3%。从产品结构看: 1)原材料产品对 11 月中国进口增速的拖累达到 1.2 个百分点,而 10 月为拉动2.5 个百分点。其中,原油、成品油、天然气、未锻轧的铜及铜材、铜矿砂及其精矿等产品进口数量均回落。 2)农产品对中国进口增速拖累为 0.9 个百分点,拖累较 10 月加大 0.8 个百分点。 3) 不过, 机电产品对中国进口增速的拉动为 1.5 个百分点,较 10 月提升 1.4 个百分点,主要受集成电路进口价格提升的带动。
风险提示: 稳增长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冲突升级,海外经济衰退程度超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