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笔记”系列之一:货币政策:2023年不应低估的扰动
主要结论
通胀归来: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和资产配置中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
2022年是典型的货币政策大年,2023年政策利率依然是资产定价的关键“变量”。在美国通胀压力持续放缓、欧元区和英国通胀拐点已经出现的背景下,市场对美、欧、英央行2023年上半年加息结束有共识,但高利率维持多久,何时降息,降息节奏的快慢,谁先降息,以及降息的终点利率水平都是未知的。
短期而言,市场与货币政策当局仍存在预期差。美联储12月例会决议符合市场预期,但市场却选择“理性忽视”美联储给出的加息指引,认为美联储转变立场的时点会提前。欧央行在12月例会中的表态超市场预期,导致市场大幅上调其终点利率预期。日央行12月调整YCC后,期货市场已经开始定价2023年加息。英格兰银行暗示市场定价的终点利率太高(4.75%),但并未明确加息的终点。
中期而言,如果低通胀、低利率和低波动时代一去不复返,货币政策将走出“流动性陷阱”,在经济周期和资产配置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货币政策不再单向地追求宽松,以增长或就业为主要目标,因为通胀已经从“软约束”变为“硬约束”。政策当局越来越需要在多目标间取得平衡,因此可能成为新的扰动。
央行笔记:从央行视角把脉经济,从经济出发理解央行
“央行笔记”系列报告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海外四大央行:美联储、欧央行、日央行和英格兰银行。她们拥有大致相似的目标函数,广义上包括: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只是不同央行的表述有差异,虽然“物价稳定”都是第一性的,但在实践中,不同时期会各有所侧重。
但是,它们面临着明显不同的约束条件,如政治经济体制,或宏观经济运行的现实。同时跟踪四大央行,通过比较研究,彼此参照,更有助于把握货币政策动向及决策背后的行为逻辑。其中,美联储的地位最突出。这不仅是因为美联储政策广泛的外溢效应,还因为美联储的政策框架对理解其它央行的行为很有帮助。
笔记系列大致包括:1.热点思考;2.例会决议和前瞻;3.央行对经济、金融形势的看法;4.政策委员会成员的演讲;5.与市场热点问题相关的工作论文;6.此外,还会还包含一些常规跟踪,如市场隐含的政策利率水平,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等。这些都是中央银行研究者的必修课。以笔记的形式持续跟踪,是自我鞭策,是对思考和判断的记录,是未来复盘的重要资料。
风险提示:通胀下行斜率不达预期;地缘政治“黑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