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出口短期反弹,仍需关注外贸领域存在的压力
疫情影响趋缓国内产需改善,进出口增速回升超预期。疫情冲击的影响弱化,物流堵点问题初步缓解,产业链供应链有所修复叠加地方先后开启复工复产,国内供需两端均有所改善,5 月出口增速较 4 月显著回升,出口 3082.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9%,较 4 月份回升 13 个百分点;5 月份进口 2294.9 亿美元,同比增长 4.1%,较 4 月份回升 4.1 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值为 787.5亿美元,较上月走阔 276.31 亿美元,1-4 月贸易共计 2904.6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 976.24 亿美元。
出口增长边际回暖,未来仍有走弱压力。从出口增速来看,5月较 4 月有所回升,重回两位数增速,且创近 4 个月以来新高。当前出口增速回升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随着国内疫情逐渐稳定,各地开启复工复产,物流与生产活动有所修复,制约出口生产的不利因素有所缓解,前期积压订单生产加快,同时多项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也有利于支撑出口。二是海外需求虽有所放缓但仍处于扩张区间。5 月美国 ISM 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 56.1%,较上月上升 0.7 个百分点,非制造业 PMI 虽有回落但仍处在扩张区间。欧元区 Markit 制造业 PMI 为 54.6%,虽较上月回落 0.9 个百分点,但也在荣枯线之上。三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从出口具体商品来看,制造业产需改善背景下,5 月机电产品出口金额实现 9.38%的同比增长,较 4 月回升 9.50 个百分点,是出口反弹的主要支撑因素之一。随着经济的修复海外消费品需求仍较高,箱包、服装、玩具的出口金额同比增长均在 24%以上,海外疫情防控需求减少下,本月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继续保持保持负增长。分区域来看,对美国、欧盟、东盟出口同比分别增长 15.75%、20.27%和 25.92%,分别较 4 月回升 6.33、12.36和 18.34 个百分点;由于香港疫情好转,经香港转口贸易同比下降 10%,降幅较上月收窄 5.72个百分点;对日出口同比较上月回升 13.06 个百分点至 3.67%。百分点至 3.67%。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出口增速实现了反弹的同时,5 月越南出口增速为 17.23%,虽较上月大幅回落 13.19个百分点,但仍然保持在较快增长,说明整体外需仍处于高位。
价格因素支撑进口小幅回升。随着疫情对经济的干扰减弱叠加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内需有所改善进,对进口回升带来一定支撑作用升。但更为重要的是,俄乌局势仍不明朗,全球供应链趋紧情况下多数大宗商品价格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价格因素或是进口增速小幅回升的主导因素。从具体商品来看,俄乌冲出下原油供给趋紧叠加美国夏季出行高峰对原油需求增加,5 月原油价格继续高位运行,OPEC 一揽子原油价格均值较上月回升 8.23 美元/桶至113.87 美元/桶,原油进口量同比虽仅增长 11.85%,但进口额同比大幅增长 81.41%;天然气价格持续高位,进口量同比下降 12.09%,但进口额同比大幅增长 47.1%。;俄乌冲突也加剧了全球粮食危机,粮食价格有所上行,5 月美豆到港成本每吨较 4 月上升 251.09 元至 7172.93元,大豆进口量同比增长 0.67%,较 4 月回落 7.79 个百分点,进口额却同比增长 27.07%。分国家来看,在大豆以及原油进口保持较高水平背景下,对美国进口额同比较 4 月回升 22.42 个百分点至 21.28%。对欧盟、日本、韩国进口同比增速降幅较上月也均有所收窄,同比增速分别为-9.00%、-13.66%和-3.01%,降幅分别收窄 3.52 个百分点、1.47 个百分点和 2.60 个百分点。基数因素影响下对东盟进口同比下降 2.03%,较 4 月回落 6.48 个百分点。
后续看,外贸制约因素仍存,仍需进一步加大对外贸支持力度。虽然短期内随着国内疫情形势逐渐平稳,企业逐步复工复产叠加一系列稳外贸措施,如 5 月 31 日国务院引发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6 月 8 日,国常会部署进一步稳外贸稳外资举措,支撑出口短期反弹,但也要看到海外经济弱修复背景下海外需求整体呈放缓趋势、疫情防控政策差以及海外供应链修复下我国的错峰优势正逐渐弱化,下半年出口仍面临较大的走弱压力。从进口来看,在疫情反复以及外部环境愈发严峻复杂的情况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后续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下进口虽可能较前期边际改善但改善幅度仍然受制于国内需求的修复。总体来看,后续我国外贸仍面临一定压力,建议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企业保订单保市场,同时继续疏通物流堵点,确保外贸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完整和稳定,此外要更加重视和做好稳外资工作,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