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宏观】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3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载体。伴随全球产业和科技版图的深度重构,大湾区成为电子信息、软件、医药等领域的全球科技竞争前沿。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大湾区肩负着引领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争取全球科技创新主动、助力畅通国内国际大循环的重大使命。
本文主要解答以下问题:创新型大湾区建设具有哪些方面的价值?当前大湾区科技创新有何成就?仍有哪些短板?未来大湾区应如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摘要
一、建设创新型大湾区的六大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实体经济活跃、消费市场庞大、人才智力丰富、开放程度领先,具有引领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优势。要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为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大湾区和科技高地,发挥6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是对国家战略形成支撑,珠三角和港澳加强自主创新、科技转化、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创新协同,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二是系统推进大湾区全面创新,科技创新通过解放和发展新的生产力,引领制度、业态等方面的新变革,推动产业链价值链整体提升。
三是集聚一批新兴产业领域、跨学科前沿领域的高素质人才。
四是激发大湾区实体经济动能,攀爬产业链高端和全球技术尖端。
五是发挥大湾区“互联网+”“金融+”等产业赋能效应。
六是加快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建设,建设智慧城市。
二、大湾区科技的五大特征:创新投入大、战略意义强、大项目落地、跨境合作多、金融创新优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技术引进、自主创新、科研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一方面重点面向电子、机械、汽车等领域开展创新研发,做强做大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坚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提升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前沿创新能力。具体来看:
一是大湾区创新投入居全国前列,大湾区珠三角九市全社会R&D经费达到3826.75亿元(2021),高于30个省份,R&D经费投入强度为3.8%。
二是聚焦并支撑产业、基建、卫生等重大战略需求。其中,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等形成一批科技创新成果,目前超高清显示、手机、新能源汽车、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已稳居世界前列。港珠澳大桥、太平岭核电、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重大项目,实现了若干最新成果的首次应用。
三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从零到一”“从一到多”。东莞散裂中子源、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和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站、东莞南方光源项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后落地建设。
四是粤港澳科教合作加速推进。借助高水平实验室体系、高校合作办学及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合作区”平台,积极对接港澳科技创新资源。
五是依托科技高地与金融中心的双重优势,推动“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蓬勃发展。
三、大湾区科技的四项短板:原创能力弱、核心技术乏、管理机制陈、金融支持欠佳
一是原始创新、前沿创新能力不强。如在生物医药领域,国内已拥有几家发展较快的仿制药企业,但原创药物研发能力尚处于起步期,很多重要专利药物市场被国外公司占据。
二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如疫情期间汽车产业受芯片全球供应链紊乱影响,一度面临供货难题。大湾区半导体产业尚不具备设备、材料、工艺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实力,在国际不稳定形势下存在“断供”“断链”风险。
三是科技体制机制不适应新的形势,尤其是片面强调论文和专利、职称、学历、资金的人才评价体制,对一流创新人才、一流科学家的引进培养不利。
四是金融支持创新作用未充分发挥。
四、从五个方面发力构建大湾区创新生态链
一是加快布局高水平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保障基础研究投入。
二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围绕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动力电池、下一代通信网络、材料科学等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三是强化粤港澳成果转化协同,将横琴合作区、南沙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打造为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并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改革。
四是统筹利用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公共财政、社会资本等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发展。
五是发挥大湾区的人才高地作用,探索新型引才用才留才模式。
风险提示:研发创新活动存在失败风险、科技格局演变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