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关注货币政策报告释放的三大信号
2023年5月15日,央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认为我国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但仍面临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将坚持精准有力的总体基调,大幅收紧或放松的可能性均较低。从信贷来看,后续将更加注重“总量适度,节奏平稳”,结构调整或是重点,将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政策激励等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此外,防风险也将是央行后续工作重点,或通过加强维护金融稳定制度机制建设、多渠道补充商业银行资本等防范中小银行金融风险。
信号一:通胀水平处于温和区间,经济边际修复但仍面临内生动力不强等问题,货币政策将坚持精准有力
此次《报告》认为我国经济恢复常态化运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但仍面临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等问题。从数据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较上年四季度回升1.6个百分点,但仍低于过去三年同期的复合增速;4月制造业PMI为49.2%,较前值回落2.7个百分点,回落至景气线之下,经济修复压力仍存,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大幅收紧的可能性较低,仍将为实体经济回暖提供适宜的金融环境。同时,《报告》表示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持续整体好转,考虑到3月全面降准落地支持经济恢复,二季度或是政策效果观察期,叠加基数效应下二季度经济增速或是全年高点,后续货币政策边际放松的必要性有所减弱。从通胀看,4月CPI同比上涨0.1%,较前值回落0.6个百分点,为2021年3月以来低点;PPI同比下降3.6%,降幅较前值扩大1.1个百分点,为2020年6月以来低点,近期数据持续走弱引发市场通缩担忧情绪,此次《报告》着重强调“我国通胀水平处于温和区间”,且“没有出现通缩”,认为本轮通胀水平回落主要源于供给偏强但需求复苏偏慢以及基数效应影响,后续伴随政策效果显现,供需缺口有望逐步收窄,下半年CPI中枢有望边际抬升,在此背景下,由于通胀水平较低而放松货币政策的必要性也不大,但不排除此前政策效果不达预期、实体融资需求不振等降准降息的可能性,后续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精准有力的总体基调,并进一步加强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运行稳步向好。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四季度报告相比,此次《报告》新增“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适度”表述,同时在专栏中阐述利率调控思路,认为宏观意义的利率水平应与自然利率基本匹配,对于全球经济超预期冲击较多、经济及政策效果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央行对利率调控采取“缩减原则”,即决策时相对审慎,留出一定的回旋余地。我们认为,为保持政策的可持续性,后续央行对于利率的调控或更为谨慎,若未发生较大冲击事件,大幅下调政策利率的可能性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