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金融数据点评:融资需求仍偏弱,政策支持力度将加大
事件:中国5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15600亿元,预期19900亿元;人民币贷款新增13600亿,预期14500亿;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5%,预期9.8%,前值10%;M2同比增长11.6%,预期12.1%,前值12.4%。
点评:
1、5月融资需求偏弱导致新增社融低于预期,高基数效应是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5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15600亿元,低于预期值19900亿元,同比少增13100亿元。新增社融同比大幅减少与高基数效应有较大关系;为了剔除基数效应,可以将今年5月数据与2018-2022年5月的中位数水平进行比较(以下简称“较基准”)。5月新增社融较基准少增3900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与企业债券净融资分别新增+12200、-2175亿元,同比少增6030、2540亿元,较基准少增2100、2540亿元。这是新增社融偏弱的主要原因。5月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5%,较上月降低0.19个百分点,反映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裕。因此,5月新增社融偏低并非因为资金供应紧张,而是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5月政府债券净融资新增5571亿元,同比少增5011亿元,较基准少增1130亿元。这是新增社融偏弱的次要原因。5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5%,增速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高基数效应,次要原因是今年5月新增社融偏弱。
2、5月居民融资需求有所恢复但仍偏弱,企业中长期贷款表现较好。5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3600亿元,低于预期值13600亿元,同比少增5418亿元。其中,住户中长期贷款新增1684亿元,比上月多2840亿元,比去年同期多637亿元,但比2018-2022年同期的中位数水平低2740亿元,反映居民融资需求有所恢复但仍偏弱。5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558亿元,其中,新增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票据融资分别为7698、350、420亿元,同比变化+2147、-6709、-2292亿元,较基准变化+2393、-859、-1118亿元。高基数效应使得5月票据融资同比降幅较大;剔除基数效应,企业短期贷款与票据融资仍偏弱,而企业中长期贷款表现较好。今年前5个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70%,5月同比增长39%,增速较高可能因为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实体企业融资。这有利于实体经济的恢复。5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月低0.4个百分点。
3、5月M2同比增速下降显著,主要因为高基数效应与新增存款偏低。5月M2与人民币存款余额均同比增长11.6%,增速均比上月低0.8百分点。5月人民币存款新增14600亿元,同比少增15800亿元,较基准少增8500元。其中,住户、非金融企业、财政存款分别新增+5364、-1393、+2369亿元,同比变化-12393、-2029、-3223亿元,较基准变化+2950、-2570、-3220亿元。高基数效应与新增存款偏低共同导致M2增速下降。
4、未来几个月,政策的放松和疫情的缓解将推动融资需求有所恢复,社融的增长有望加快。6月13号央行调降7天期逆回购利率10个BP至1.9%。这意味着央行将下调1年期MLF利率,进而推动LPR随之下降。LPR的降低对融资需求有一定的激励作用。6月份以来我国商品房销售表现仍然偏弱,未来房贷利率下限可能进一步下调,从而支持商品房销售企稳。此外,未来存量房贷利率也可能下调。这将降低居民利息负担,支持居民消费恢复。近期偏弱的经济与融资需求可能也与疫情阶段性反弹有关;7月份开始疫情有望逐步缓解。综合来看,未来几个月融资需求将有所恢复,并推动社融增长加快。
风险因子:货币政策大幅放松或大幅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