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专题:后续出口有加速回落风险吗?
虽然当前我国出口仍然维持了相对强劲势头,但是面对国内疫情冲击、出口新订单下降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后续出口呈现出有一定下行风险。
考虑疫情冲击,由企业停产和陆路、港口物流导致的供应链压力已经有发酵迹象,无法排除后续出口交付承压的可能。考虑到上海与长三角,及其他受疫情影响区域在我国出口比重,外贸相关产业链、以及他们在物流中的重要位置,相关压力可能不小。
考虑新订单下降,目前我国出口占海外市场的比重已有回落。如果国内生产持续受限,国内产业链相对于海外的优势减弱,或许还不能排除后续出口订单继续回落的可能。
至于地缘政治,除了关税以外,美国正在通过加强知识产权执法、金融制裁、严查海外上市资金来源等手段对中美之间的经贸活动产生约束,进而可能限制中国出口。所以,风险依旧存在。
回顾2021年,我国出口保持强势的主要原因,还是外需维持了强劲态势,特别是美欧发达经济体需求扩张的结果。
展望2022年,过去推动我国出口的动能开始陆续展现趋弱势头。无论是从分商品还是分区域出发,在海外需求逐步收缩的情况下,今年我国的出口增速大概率将延续回落。
我们预计我国全年出口增速在1%左右,后续出口环比整体大概率弱于季节性,节奏上同比是前高后低,出口回落速度可能较快,下半年开始出口可能落入负区间。
这个时候是否有可能推动人民币汇率贬值?
贬值对我国出口肯定不是坏事。但除非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幅度贬值(比如类比于2015年811汇改后的变化),不然可能对很难对我国出口起到非常明显的支撑。
而且还需要考虑对货币政策本身的制约和地缘政治问题。国际收支和汇率稳定是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前提。所以,在现阶段美元走强与地缘政治摩擦加剧的背景下,央行顺势而为适度贬值可能是最为可能的方向。
对于债券市场,需要考虑到:一方面出口是疫情后中国经济最大的增长力量;另一方面也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物质基础。在今年出口下滑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长压力进一步上升,带来政策更大力度对冲的需要;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外部均衡的可能影响,观察央行如何兼顾内外平衡。
最终的汇总,还是在于具体政策组合和工具的选择上,目前我们维持降准以后降息的可能性,落实到债市,利率有空间,节奏需注意。
风险提示:国内外经济增长超预期、国内外通胀超预期、国内外宏观政策调整超预期、中美关系发展超预期、国内外疫情发展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