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记者会解读:不能光踩刹车、不踩油门
投资要点
事件: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核心观点:李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新一届政府的工作,就是要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都要有服务意识、发展意识,特别是在履行审批、管理职能时,“不能光踩刹车、不踩油门”。我们认为,新一届政府会更加积极有为,更注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积极性会更高,民营经济、对外开放、乡村振兴等方面受到重点关注。年初以来我国经济复苏趋势较为明显,预计今年GDP增长会超过5%的预期目标。
各级政府发展的积极性估计会更高。李强指出,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都要有服务意识、发展意识,特别是在履行审批、管理职能时,不能光踩刹车、不踩油门;不能只设路障、不设路标;凡事要多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不能简单地只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各级干部多到一线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向人民群众学习,真正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2022年我国GDP总量约121万亿元,在较高基数的情况下实现5%的增长目标并非唾手可得,各级政府在稳增长上需要更多助力。新一届政府对于促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心较强,2022年7月,李强曾在上海市委三季度工作会议上提出“拿出超常规举措加速经济回复重振,把发展的油门踩下去”。预计未来各级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估计会更高,力度会更大,经济复苏进程或将好于预期。
中国经济长风破浪、未来可期。李强指出,政策措施的基本取向是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稳,重点是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进,关键是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整体经济上,预计今年政策主基调以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为核心,年初以来PMI快速反弹,我国经济复苏趋势较为明显,全年GDP有望实现5%以上的增速。工作重点上,李强指出,要“集中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后,从简单追求数量和增速转向以质量和效益为首要发展目标,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坚持以质取胜”,未来可能将进一步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改善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扩大有效需求。就业问题上,李强指出“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还是要靠发展经济,未来将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就业服务”。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2.4亿,人口质量不断提升,我国“人才红利”正在形成。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关于民营经济的问题上,李强总理指出“两个毫不动摇”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是长久之策,过去没有变,以后更不会变。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我们将在新起点上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各级领导干部要真诚关心、服务民营企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带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业者、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民营经济吸纳了大量的就业,是稳住经济大盘的支撑力量。而疫情三年以来,一些民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受损,2022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占比自2010年以来首次降至55%以下。我们认为,未来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有望加强,具体可能从营商环境、扩内需、发挥企业家精神等提振民企信心。
坚持对外开放。关于开放的问题上,李强总理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我们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无论外部形势怎么变,我们都将坚定不移向前推进。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环境会越来越好、服务会越来越优。我们认为,我国的开放度会越来越大。在前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将研究推动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对于外资,中国依旧具有投资的吸引力,一方面体现在实际使用外资上,另一方面或体现在资本市场上。在中美关系上,李强总理指出,不少包括美资在内的外企高管,都看好上海、看好中国,中美可以合作、也应该合作,中美合作大有可为。
乡村振兴及粮食安全。关于乡村振兴,李强总理指出,下一步工作中突出三个关键词“全面”、“特色”、“改革”,要全面彰显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要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风貌,不能千村一面。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要让他们积极参与改革,并更好分享改革发展成果。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包括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关于粮食安全,总理指出,将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预计对种业等相关板块有所提振。
风险提示:1)疫情超预期影响;2)政策落地不及预期;3)海外局势变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