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出口无近忧有远虑
出口韧性仍在。5月份出口同比增长16.9%,大超市场预期。今年以来市场普遍对出口非常悲观,但我们在《不要低估出口的韧性——3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及《疫情下出口短期承压——4月进出口数据点评》中都提到,虽然疫情影响下出口短期下滑,但是全年来看出口的韧性仍然较强,不易出现大幅下滑。5月份出口的大幅反弹印证了中国出口的韧性。虽然5月疫情对经济影响仍然较大,但是珠三角地区的供应链已经基本恢复,长三角地区的生产也较4月有所改善。4月份积压的出口需求在5月份得到补充性释放,所以5月出口表现较好。5月出口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此前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类别出现了明显反弹。比如在长三角地区较为密集的集成电路类商品出口,其同比增速从4月份的1.13%上升至5月份的17.58%。第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非常强劲,尤其是与出行相关的品类。服装、箱包、鞋靴、玩具出口增速很高,反映出海外消费需求不弱,尤其是出行、社交需求带动国内相关商品出口。第三,房地产后周期类商品出口依然疲软。家具、家电、灯具出口疲软,可以看出房地产后周期类商品出口的压力来自于海外房地产的周期性下行,而非疫情冲击。第四,肥料出口大幅下降。俄罗斯和中国是全球肥料出口量最大的两个国家,目前俄罗斯被制裁,化肥出口受到较大影响;而中国化肥出口也大幅下降,将对全球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加重全球粮食压力。第五,中国与东盟贸易占比进一步提升。反映出RCEP协议的效果,以及中国贸易伙伴向亚洲倾斜的大方向。
进口依然疲软,但边际改善。5月进口同比增长4.1%,高于市场预期,相比于出口而言依然较弱,但从结构上看出现边际改善。5月进口有以下特征:第一,农产品进口粮价齐升。这背后是全球粮食问题加剧,中国提前增加储备。第二,工业原材料进口增加,反映出内需边际改善。原油、铁矿砂和铜的进口数量都保持了正增长。第三,疫情导致医药类商品进口需求增加。
出口无近忧有远虑。在当前阶段,出口仍然是拉动经济和稳定就业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目前来看十分强劲,有助于吸纳就业、稳定社会大局。目前海外经济正处于从过热到滞胀的阶段,还未至衰退。这一阶段海外进口不易出现快速下滑。经验规律上看,上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滞胀时期,恰是进口增速为历史上最高的时期。因为滞胀源于其供给的不足,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更需要保持进口的力度。而且通胀水平的大幅上升也会推升名义进口增速。不过随着美国经济衰退概率的逐步增加和居民消费能力逐步筑顶,从长趋势上看发达国家通胀水平和进口能力都会逐步下降,对应中国出口增速也会逐步下移。短期之内出口的强势能够减轻国内就业压力,给政策发力提供了宝贵的窗口期。政策力度不应因为出口较好而减弱,而是要在出口回落之前尽快提振内需,以稳定就业大盘。
风险提示:国内疫情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