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周报:DR001和1%的纠葛,还能持续多久?
本周DR001利率日内数次破1%。当前逆回购存量明显低于往年,而银行间资金水平异常宽松,我们认为货币条件宽松与信贷需求的分化、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等因素或是目前资金利率继续下行的主因。从近期银行间隔夜回购成交额高增的情况来看,目前市场对三季度流动性继续保持宽松的预期有所强化。若以2015年以来的6次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回归正常区间的平均时间和原因来看,预计当前情形还将延续甚至较平均时间更长。
7月逆回购存量明显低于往年,而银行间资金水平却异常宽松。本周逆回购操作量维持在每日20亿元,逆回购存量进一步降低。然而,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却继续下探,日内DR001多次破1%,政策性利率与两周平均DR007利率点差超60bp。自2019年8月改制,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DR001滑落1%水平线以下的情况越来越多。
自2015年以来,DR001共有7次快速下降至1%以下的情况。通过复盘,资金利率的下滑主要反映了以下两点情况:
首先,货币条件宽松与信贷需求的分化是原因之一。M2与M1的相对变化情况可以很好地反映资金的活化程度,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信用周期、经济周期的同步性。以M2-M1同比增速指标来看,2015年6月、2020年3月、2020年9月和今年都出现了同比增速攀升的情况。同时,货币条件与贷款需求在总体趋势上也出现了分化。
其次,特殊时期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量,使资金利率快速下行。为平息系统性金融风险,央行曾在2019年5月包商银行事件、2020年3月疫情初期,2020年11月永煤事件时期加大逆回购、MLF操作量,中短期货币政策工具的总体余额较高。
我们认为货币条件宽松与信贷需求的分化、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等因素或是本月资金利率继续下行的主因。今年以来,新增存款与新增贷款规模出现明显分化,M2-M1规模同比增速达13.4%,远超9%的疫情前平均水平。我们认为这反应了两大类因素:
首先,财政、货币政策集中发力,促使总体流动性较为充裕。一是留抵退税规模大超预期,自4月实施的大规模留抵退税规模达1.88万亿元,年内总体退税规模已超2万亿元,是去年全年退税规模的2倍。二是政策对基建领域的支持力度超预期。一方面3.65万亿的专项债提前发力,另一方面货币也通过提高政府性银行贷款额度、金融债促进基建领域信贷投放。6月基建资金来源出现前所未有的跳升,考虑到资金的杠杆作用,前期所融资金并未全部实施到位。三是货币条件整体较为宽松。在今年5年期LPR调降20bp,总体规模已超2020年的15bp,实际利率、实际汇率总体走低。
其次,疫情影响下的信贷需求,尤其是房地产投融资情况不容乐观,与货币宽松条件形成强烈对比。上半年信贷数据在对公贷款、尤其是票据融资的支持下实现了较多增长,然而居民部门信贷却不景气,金融机构12月滚动存款与贷款规模出现明显分化,且7月商品房销售又见下滑。最明显的问题出在房地产销售的大幅下滑和房地产投资、新开工、竣工等投资端数据的增速放缓上。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今年上半年实体经济部门总债务增速仅为高峰时期平均增速的一半,居民部门债务增速创历史新低(8.1%,疫情前平均水平为18.3%),总体呈现出政府部门加杠杆、居民部门降杠杆的结果,应警惕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衰退风险。
7月银行间市场杠杆率仍在高位,市场对三季度维持流动性宽松的预期有所加强。在央行减少逆回购操作量后,债市杠杆率未见明显下降,7月杠杆水平仍在109以上的高位,银行间隔夜回购成交额创下新高。一方面央行缩量操作逆回购对总体资金利率的影响不大,且央行也曾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中提出看价不看量的观点;另外,从当前逆回购交易量与杠杆率水平来看,市场或已形成了未来流动性宽松的一致预期。
往年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过低的情况是如何收场的?以DR007与7日逆回购利率点差波动率为标准,根据DR007何时回归布林通道区间计算来看,此前6轮平均在29个交易日后回归正常,但各次持续时间的差别较大。目前公开市场净投放量已有所减少,但公开市场操作余额依然较高,且目前货币条件与信贷需求的分化情况突出,二季度以来DR007有73个交易日滑出布林通道,预计这一现象还有长期延续的可能。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超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