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点评:经济增速设定在5%左右,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事件:
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点评:
经济增速设定在5%左右,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2024年GDP增速目标为5%左右,与2023年持平,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我们认为,在内外部形势依旧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将2024年GDP增速目标定在5%左右的较高水平,一方面符合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本情况。2023年中国经济总量稳步攀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26万亿元,全年实际GDP增速录得5.2%,高于政府预期目标(5.0%),且明显快于美国、欧元区、日本的经济增速;另一方面,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基调。《政府工作报告》表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考虑到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承上启下之年,将目标设定在5%以上,有利于市场主体信心的恢复,聚焦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为后续GDP增速目标的设定预留一定弹性。
在就业方面,《报告》提出2024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左右,与2023年和“十四五”规划对失业率的要求基本保持一致。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较2023年“1200万人左右”的表述更为积极,体现出政府稳就业的决心。同时强调,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对稳就业的支持,加大促就业专项政策力度;同时,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物价方面,政府将居民消费价格预期涨幅连续四年设在3%左右。2023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反映出全年总需求偏弱。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通胀高位承压不同,我国去年的物价总水平低位回稳。而核心CPI同比增速保持低位震荡,指向我国面临需求偏弱的现实。不过随着降准降息、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增量政策的不断落地,叠加后续经济企稳回升可期,消费需求、市场流通、居民企业预期等有望渐进向好,同时考虑到今年要着力释放内需潜力特别是消费需求,2024年物价的上行动力要高于2023年。我们认为将CPI涨幅目标维持在3%水平,为宏观政策实施提供了空间,又有利于更好保障基本民生。从近期来看,2024年1月CPI弱于市场预期、PPI降幅收窄,物价整体呈现波折修复,当前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但1月CPI环比增速录得0.3%,已连续两个月上涨;核心通胀环比录得0.3%创去年8月以来最大涨幅,亦指向需求端的边际恢复。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赤字率不变、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增加
首先,2024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较2023年持平,赤字规模为4.06万亿,高于去年1800亿元。总体来看,3%的赤字率符合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向好的客观实际、向外界释放积极的信号,也有利于控制政府负债率、增强财政可持续,为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预留政策空间。另外,2024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较2023年的3.8万亿元增加约1000亿元。我们认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或是考虑到地方政府稳增长仍有压力、旨在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此外,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这体现了中央加杠杆、地方降风险的政策导向,有助于减轻地方政府支出负担,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
其次,从整体来看,《政府工作报告》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的提法,加之2023年底中央发行万亿元特别国债,其中5000亿元结转至2024年使用,奠定了年内财政政策的基调,整体来看今年的财政政策将保持积极。此外,中央将“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适度增加财政支出规模”,统筹考虑发展需要和财政可持续性。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结构性货币政策覆盖范围更广
《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货币政策总基调与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保持一致。我们认为2024年货币政策或呈现小步慢走,渐进式支持经济增长。先前2月份5年期以上LPR调降25个基点,调降幅度创历史新高,释放逆周期调节信号,稳定市场预期。虽LPR利率已进行调降,但1月CPI通胀录得-0.8%,再创本轮新低,低通胀导致实际利率偏高。往后看,考虑到当前物价水平偏低推高企业和居民实际贷款利率,宏观经济景气度有待改善,货币政策仍存在放松空间,降准降息仍可期。
此外,《报告》强调,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金沉淀空转。结构性货币政策上,《报告》强调,将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优化融资增信、风险分担、信息共享等配套措施,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内容对比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更加细致,内涵更加丰富。后续央行的结构性政策也将持续发力来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同时加强政策工具创新,保证政策的精准有效。
将科技创新置于更优先位置,针对消费,投资及进出口均有积极的政策部署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进一步上升。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的首条便是“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领域。未来政策重心或将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消费方面,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从增加收入、优化供给、减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综合施策,激发消费潜能。一方面,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另一方面,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扩容提质,支持社会力量提供社区服务。
投资方面,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加强民生等经济社会薄弱领域补短板,推进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000亿元。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倾斜。统筹用好各类资金,防止低效无效投资。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着力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落实和完善支持政策,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拆除各种藩篱,在更多领域让民间投资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最终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在进出口方面,推动外贸质升量稳。加强进出口信贷和出口信保支持,优化跨境结算、汇率风险管理等服务,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优化海外仓布局,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积极扩大优质产品进口。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出台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创新发展政策。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数贸会等重大展会。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打造智慧海关,助力外贸企业降本提效。同时加大吸引外资力度。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标准制定,推动解决数据跨境流动等问题。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另外,《报告》亦提到多举措来推动经济稳步安全发展。在风险防范方面,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进一步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防新增债务风险。稳妥推进一些地方的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在房地产方面,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在就业方面,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对稳就业的支持,加大促就业专项政策力度。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和社保补贴等政策,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支持。在国企和民企发展方面,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做强做优主业,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制度。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及配套举措,进一步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占比、扩大发债融资规模,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分类帮扶支持。
总的来看,政府工作报告对经济发展定调积极,并有较多增量信息或超市场预期政策,有助于市场风险偏好的回升。《报告》对2024年经济增速设定在5%左右,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也考虑了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对经济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是大局和基础,各地区各部门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清理和废止有悖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规定,对外释放积极的政策信号。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4.06万亿赤字,3.9万亿专项债,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指向财政扩张空间明显。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此外,《报告》针对投资、消费以及进出口均有政策部署,同时更注重相关风险化解的稳步推进,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最后,《报告》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进一步上升,将科技创新置于更优先位置,凸显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亦指向未来政策重心或将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政府工作报告释放政策新风,增量政策不断出台,经济有望加快修复。根据政策方向,可关注新老基建、科技、国有企业估值重塑等板块机会。
风险提示
海外经济超预期下滑,以及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恶化,导致外需回落,国内出口承压;全球主要经济体超预期延长加息周期,高利率环境使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压缩国内资金面;海外信用收缩引发风险事件,可能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冲击,干扰利率和汇率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