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资产周报第14期:人民币升值,延续的“意义”?
11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延续升值态势;上周,中间价、离岸价、在岸价一度“三价合一”。人民币汇率未来会否延续升值、汇率的走强对其他市场“意味”着什么?本文分析,可供参考。
热点思考:人民币汇率,延续的“意义”?
一问:人民币汇率的新“变化”?从“被动”升值到“主动”升值
上周,人民币延续强势的升值态势,中间价、离岸价、在岸价一度“三价合一”。11月20日-21日,人民币汇率显著走强,在岸人民币分别升值0.5%、0.6%,由7.21走强至7.13。与此同时,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1月21日上午9时15分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至7.14,时隔4个月,人民币汇率再度实现中间价、离岸价、在岸价“三价合一”。
人民币升值幅度高于美元指数贬值幅度,叠加交易量的持续回暖,更多积极“信号”正在显现。前期,人民币的升值更多依赖美元回落的推升。但11月17日以来,美元仅小幅贬值0.4%,而在岸人民币升值幅度达0.9%,人民币已由“被动”升值转向“主动”升值。同时,全周人民币即期询价交易量达1450亿美元,“结汇”的走强已有显现。
二问:支撑人民币继续走强的原因?结汇需求的释放,“稳汇率”政策的支撑
年初以来,在人民币贬值担忧下,大量结汇需求“积压”;近期贬值担忧缓和,年终季节性结汇需求的释放或对汇率有明显支撑。年初以来,我国贸易顺差达6840亿美元,但代客结售汇差额则为-312亿美元,潜在“结汇需求”高达7153亿美元,远高于历史同期、亦高于去年10月的5872亿美元。积压结汇需求年终的集中释放,或支撑人民币走强。
“稳汇率”政策态度的延续,对市场信心有一定支撑;衍生品市场,也释放了汇率继续走强的积极信号。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稳汇率政策的连贯性对于市场信心有一定支撑。此外,衍生品市场上,远期汇率的走强、风险逆转因子的走低,也释放了人民币升值延续的信号。
三问:汇率走强对国内市场“意味”着什么?基本面改善下的持续升值,或成市场破局“关键”
中期来看,内外因素的共振,或将支撑人民币持续保持相对强势。内因来看,当下库存处于绝对低位,叠加实际利率下行,经济企稳向上信号已愈加明确,广义财政支出的“加速”,或将为经济进一步注入上行的“动能”。外因来看,美国经济延续走弱、降息预期逐步升温,美元“顶部”或已出现、趋势性回落或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
基本面改善的逻辑、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性,与北上资金的行为会否“共振”,是未来国内市场破局“关键因素”之一。今年8月以来,北上资金累计外流1820亿元,对A股市场造成明显拖累。当下,A股市场缺乏增量资金支撑:10月底私募仓位仅58.7%;公募基金的发行也持续低迷。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北上资金回流的潜在“共振”,值得持续关注。
周度回顾:全球主要股指走势分化,美元指数走势疲弱(2023/11/20-2023/11/24)
股票市场:发达国家股指走势分化。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和法国CAC40分别上涨1.3%、1.0%和0.8%,而创业板指下跌2.4%。
债券市场:发达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多数上行。美国10Y国债收益率上行3.0bp至4.5%,德国10Y国债收益率上行11.0bp至2.7%;法国和英国10Y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5.4bp和6.5bp。
外汇市场:美元指数下行,人民币兑美元、欧元均升值、兑英镑贬值。欧元和英镑兑美元分别升值0.2%、1.1%,日元和加元兑美元分别升值0.1%和0.6%。美元兑在岸人民币922bp至7.2,兑离岸人民币下行986bp至7.1。
商品市场:原油上涨、农产品下跌,贵金属、有色和黑色走势分化。俄罗斯取消夏季柴油燃料出口临时禁令,阿联酋能源部长宣称目前冲突不会对石油产生短期影响。
风险提示
俄乌冲突再起波澜;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工资增速放缓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