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MC加息影响研究系列专题(三):美联储加息及衰退预期下大宗商品研究框架
投资要点
大宗商品兼具商品/工业属性与金融属性,部分品种还涉及货币属性和政治属性等。 根据狭义定义, 大宗商品指可进入流通领域,非零售环节,具备商品属性且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主要包含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农副产品。由于不同商品在物理属性、 流动性、 可存储性及稀缺程度方面存在差异,其呈现的商品属性与金融属性也有侧重。 RJ/CRB指数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基准, 与通胀指标PPI、 CPI变动具备较强联动性,其权重中约39%用于能源合同, 约41%用于农业。
历轮完整加息时期大宗商品普遍录得正收益,其中原油和铜表现更优。 从近六轮收益率均值来看, CRB综合指数、原油、黄金和铜均表现上涨, 涨幅分别为5.52%、 30.8%、6.63%和41%。 这或源于加息启动时往往经济周期还处于经济过热、滞胀阶段, 此时商品配置优于股债。其中原油和铜表现更优, 原油更多反映实际通胀,铜更多反映预期通胀。 但本轮美联储对前期通胀形势存一定误判,加息时点明显滞后, 商品提前定价部分衰退预期, CRB指数非典型回落10.7%,不及历史可比区间的收益率均值。 年初至今原油表现较优,黄金在美元和实际利率上行下表现承压, 铜价下半年开始交易衰退预期。
历轮完整NBER衰退期商品普遍回落, 结构上黄金表现占优,明显跑赢CRB综合指数。从数据近四轮NBER衰退周期大宗表现均值来看, CRB综合指数平均下跌9.15%,原油平均跌24.09%,铜平均跌13.03%,黄金平均录得正收益6.75%。由于真正进入衰退阶段往往为加息结束滞胀期后,利率上行趋势见顶下的衰退阶段。故此时大宗商品趋于表现明显回落, 而零息资产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表现占优,铜更多反映衰退预期整体呈现趋势性回落,而原油则伴随实际通胀的回落趋于下行。
3m10s美债利差倒挂, 海外需求预计继续回落,关注2023H1前商品结构性机会。 前期海外过度紧缩交易下,美元指数快速上行至114以上, 非美货币普遍贬值。而当前美国通胀拐点基本确立,金融条件紧缩预期有所缓和, 短期风险资产出现企稳反弹。 展望2023H1商品或仍具一定韧性, 但中枢仍有小幅下行空间, 部分品种结构性机会仍存。 海外需求放缓下, 下游仍处主动去库存或“去合约货”阶段; 部分工业品若现货需求增加, 不排除较大幅上涨可能。 国内方面, 关注基建发力及地产融资需求改善对生产工业品支撑情况。防疫政策边际变化与再平衡下叠加“金融16条”地产政策加持, 内需或有望边际好转。 但美国政策利率终值仍或触及5%,需警惕预期修正利好释放后, 风险资产反弹斜率的放缓。
结论与推荐: 2023H1前资产配置推荐角度:美债>权益>商品[贵金属>能源>工业金属]。美债: 美债10Y利率通常先于政策利率见顶, 2022Q4或迎美债良好配置窗口, 但总体仍处左侧布局阶段。 2023H1随美国加息周期步入后半程,美债定价有望进一步修复, 可适度提升美债配置敞口。 权益: 当前全球权益市场基本完成流动性收敛及衰退预期定价,预计年末仍以震荡为主, 2023H1整体估值中枢或有望上行。随美债利率步入铸顶区间,分母端下行利好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成长估值空间有望改善。 推荐角度:成长风格>价值风格。 商品:年末及2023H1商品在供需缺口支撑及加息节奏放缓预期下或韧性仍存,但海外需求延续回落后估值中枢或有小幅下行空间。 推荐角度:贵金属>能源>工业金属。金价有望驱动于美债收益率铸顶回落表现占优,但波动弹性或相对较小,原油因产能供应原因有望优于工业品。 外汇:美元或为强弩之末, 非美货币贬值压力有望缓和。
风险提示: 欧美通胀粘性超预期;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紧缩;中期选举下中美关系面临不确定性;欧洲主权债务风险超预期; 新冠疫情蔓延程度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