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动态跟踪报告:对存款利率走向的四层理解
事项:
2023年4月初多家农商行密集发布下调存款挂牌利率的通知。本文从改革、动因、催化、基准四个方面提出我们对当前存款利率走向的理解。
平安观点:
1、本次商业银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是2021年以来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一部分。2021年6月以来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经历了“四步走”:1)2021年6月21日,调整存款利率“自律上限”,使得2年期存款利率上限降低约30bp,3年和5年期存款利率上限降低约60bp。2)2022年4月,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参考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1年期LPR。3)2022年9月15日,大行调整存款“挂牌利率”。此后,中小银行跟进调整节奏不一,本次多家银行的存款利率下调即是其中一部分。4)2023年4月10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调整挂钩MPA考核,具有了惩罚性。
2、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已成为目前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持续性的关键点。三组数据表明了这一点:1、从企业融资成本与投资回报率的比较来看,贷款利率降幅已经不小;2、商业银行净息差大幅收窄,成为压制银行信贷投放意愿的重要因素;3、商业银行净息差大幅压缩的原因关键在于存款成本刚性问题。注意到,2020年以来的存款成本刚性问题不仅存在于城商行和农商行,而是在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也未呈现有效降低。银行存款大量从活期转为定期,也使得商业银行的存款成本压力更大,从而强化了降低存款利率的内在要求。
3、银行理财进入“真净值化”时代,使得商业银行存款竞争的环境得以缓和,令下调存款利率成为可能。随着监管对影响理财“真净值化”的漏洞打上补丁,2022年以来银行理财的净值化转型得到了质的推进。2022年11月债券市场急剧调整,理财产品大面积跌破净值。此次波动打破了长期以来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保本、刚兑的预期,使得一批追求资产稳健保值的保守型资金开始考虑转向银行存款。2021年12月开始,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同比增速出现快速拉升。在存款更加充裕的背景下,金融机构调降存款利率的意愿和动力增强。
4、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能成为2023年降低融资成本的主要侧重点。但央行不太可能下调存款基准利率,而有望推出挂钩短、中期政策利率的存款利率“锚”,且下调活期、2年期和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或处于第一优先级。1)2015年末放开存款利率浮动后,存、贷款基准利率已逐渐淡出货币政策舞台;2)人民银行在多个场合表示“存款基准利率作为整个利率体系的‘压舱石’,要长期保留”。若调降存款基准利率,则会形成负的存款实际利率,可能给我国一直实行的“正常货币政策”造成争议;3)从中美利差比较的角度,降低存款基准利率可能遭致中美利率倒挂和资本外流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