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外汇市场分析报告:人民币汇率急跌并未激化外汇供求失衡
4月下旬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快速调整,但外汇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境内外汇依然维持供大于求格局,市场主体对汇率波动的适应性较强。
4月下旬以来,美联储紧缩预期明显加强,叠加IMF下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人民币汇率出现快速调整。与历史上三轮人民币大幅贬值相比,本轮人民币贬值速度明显加快,有助于释放压力,避免预期积累。当月,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和三大汇率指数均有所回调,有助于减轻企业财务影响、提升出口竞争力。
4月份,人民币汇率急跌,但境内外汇继续保持供大于求格局,市场主体结汇意愿明显增强,与我们此前的判断一致,即认为人民币急跌可能触发市场主体“逢高结汇”。5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继续走低,但可能仍然没有引发市场恐慌。这表明,现在市场主体更能适应汇率波动,应该以平常心看待汇率涨跌。
4月份,货物贸易收付款顺差和结售汇顺差均有所收窄。不过,由于外资减持人民币资产速度放缓,证券投资涉外收付款逆差减少,结售汇由逆差转为小幅顺差。我国应对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波动冲击拥有“五重保护”。外资减持证券资产仅触及第一重保护,央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开启了第三重保护。外汇降准信号作用大于实质影响。
4月份,人民币快速贬值触发市场主体加大贬值风险的对冲力度。由于远期购汇签约额增加,银行代客远期累计未到期额由上月净结汇转为净购汇。不过,企业加大了运用外汇期权交易对冲汇率风险的力度,外汇衍生品项下的提前购汇压力被有效对冲,相关外汇供求关系基本平衡。
4月份,股市和债市外资依然维持净流出,但规模均有所收窄。即便在4月19日至月末离岸人民币带动在岸人民币急跌期间,陆股通日均净流入规模仍然增加。这表明,此前市场对于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的担心并不成立。
在本轮人民币急跌初期,我们就曾提示,只要疫情蔓延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或是防疫措施更加精准、科学,加上宏观政策靠前发力、适时加力,经济复苏前景明朗,市场信心恢复,外资随时都可能回来,人民币汇率也会重新得到支撑。5月17日,上海宣布实现社会面清零。当天,境内人民币汇率收盘价借美元指数回调有所反弹,陆股通录得60亿元净流入,境内外汇差明显收窄。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局势发展超预期,海外主要央行货币紧缩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