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告:对印度和日本产业链变化的一些关注与思考
投资要点
对印度和日本产业链变化的一些关注与思考
人口红利是印度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印度人口结构较为年轻,2020年人口年龄中位数在28.4岁左右,相当于日本1970年和韩国1990年左右水平。
2014年莫迪上台以后印度整体呈现中央集权趋势,改革进度加快。总的来看,印度基建水平和城市化率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财政常年赤字推动基础设施及产业发展。
由于劳动力成本较低,在全球产业链变化下,印度成为了全球近年来产业链流入的热点地区之一。
莫迪之前提出“印度制造”(MadeinIndia)计划,至2025年要将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15%提升至25%。
2020年后,莫迪政府配合“印度制造”,出台了“自力更生”计划,用以刺激市场需求,促进基建、电子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并持续推进自2014年上台以来便展开的土地、劳动法、税收、外资管理改革。
自2014年莫迪提出“印度制造”计划以来,印度营商环境有所改善,在世界银行营商便利度排名中,印度快速上升至第63位(2019年)。
从制造业表现来看,2023年三季度印度制造业GDP占比接近2018年高点附近。
日本产业链变化情况或许同样值得关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开始于1986年“广场协议”前后,包括1986-1990年、2005-2008年以及2011-2019年三个快速增长期。2022年日本OFDI规模小幅修复但仍低于2019年水平,与此同时FDI规模升至历史最高水平,反映日本直接投资流动的方向出现了一定变化。
近几年,日本逐步将一部分产业链转回日本,促进关键产业的本土化,同时,增加供应链的多元化布局。
综上,印度和日本产业链的变化情况不小,或值得关注。
另外,从海外情况看,经生产率调整后的制造业成本,供应链安全性,国际贸易关系变化以及需求端是否稳定可能都会对后续产业链变化产生影响。
风险提示
海外人工成本大幅变化,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