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六大要点:精准有力,盘活存量
11月27日,央行发布《2023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对此我们重点关注以下六个方面:
一、形势判断:长期乐观,短期审慎
《报告》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判断中长期乐观、短期审慎,认为“从经济发展大趋势看,我国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但“经济平稳运行也面临一些内外部挑战”。国际方面,《报告》认为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上升,发达经济体利率持续高位,外溢风险仍可能通过汇率、资本流动、外债等渠道冲击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内方面,以债务拉动经济增长的效能降低,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推动经济加快转型的紧迫性上升。相较二季度,本次《报告》直指经济转型面临的中长期挑战,明确未来宏观政策目标在于“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
通胀方面,由于近期通胀再度回落,《报告》隐去“物价有望触底回升”的表述,新增“通胀短期还将维持低位,未来将回归常态水平”,表明尽管中长期通胀将呈现低位回升趋势,但短期上行速度或仍缓慢。
二、政策立场: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
《报告》延续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表述,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相较二季度,《报告》隐去“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的表述,政策天平倾向跨周期。
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需要总量适度、节奏平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从更长时间的跨周期视角去观察,更为合理地把握“保持M2/社融同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近两年M2与名义GDP增速的剪刀差明显高于往年,反映了宏观政策靠前发力、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以及私人部门超额存款上升的现实,这一现象短期仍将持续,直至宏观政策托底经济回归至中长期潜在增速水平。二是着力加强贷款均衡投放,统筹衔接好年末年初信贷工作。商业银行或将部分储备项目的资金投放前置至今年末,以适度削弱信贷投放的大幅季节性波动。
三、信贷供给:精准有力,盘活存量
《报告》要求“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加强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未来信贷供给应更好把握存量和增量、总量和结构之间的关系。《报告》专栏2专门介绍了“盘活存量资金”的内涵与要求。一方面,分析信贷增长要有更多元视角,不宜过于关注新增信贷情况。这意味着未来要淡化新增信贷投放总量指标,尤其在净息差收窄背景下,银行要寻求新的信贷合理增长水平。另一方面,未来信贷结构将有增有减。“增”主要指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包括“五篇大文章”和民营经济领域,专栏4特别要求通过完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尽职免责、绩效考核等机制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倾斜力度。“减”意味着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部分行业信贷需求将随之调整,比如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和基建设施领域贷款比重或下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房地产贷款占比终将下滑,但短期为弱化房地产市场风险水平,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仍需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具体措施包括落实好房地产“金融16条”,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三大工程”的金融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