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周期还没有启动:2023年1月价格数据印象
CPI重新回到2%以上的背后并不是猪油共振,相反,猪和油近期价格的下跌给了CPI不小的压力。
这一切应该和我们进入后疫情时期存在关系,核心CPI的向上斜率陡然升高:
1)运输的恢复导致菜价出现了幅度偏大的反弹;
2)社会活动的恢复导致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及娱乐出现了相对偏高的反弹,一个具说明力的迹象是:旅游价格的增长速度达到了2018年以来的新高;
3)当然,在刚刚进入后疫情时期不久之时,中西药的需求也明显上升,这推升了医疗保健的价格。
但与此同时,CPI的主力因素猪和油出现了幅度偏大的下跌:
1)猪周期明显在缩短,这可能和产业的机构化有关,这一次产业的补栏来得很快,猪周期在迅速放缓;
2)油价的下跌逻辑很清晰,应该和发达国家的货币收紧存在干系。
往后看的话,CPI的上升未必会持续太久:
1)疫情政策的变化所造成的经济活动恢复是短时的,如果观察高德拥堵指数的话,2月份的拥堵指数已经恢复到了相当正常的水平,这意味着社会活动已经接近正常;
2)猪油的下跌却是周期性的,也是能持续一段时间的;
3)这意味着,我们往后不会面临太大的通胀压力,CPI后续往下的可能性会略大一些。
与CRB相似的是,PPI虽然重新下探,但结构中的冲突并不少:
1)看起来,PPI靠上游的品种价格在继续回升,而靠下游的价格在下降;
2)CRB的结构中所显示的信号是相似的,金属、工业原料开始反弹,而以食品为首的其他品种的价格则继续放缓。
金属的价格和其金融属性息息相关,近两月全球M2的加速应该造就了金属价格的反弹:
1)但这种信用投放的加速似乎是伪性的,单看欧元区和日本的M2的话,其都在一个向下的状态,用排除法不难得出,全球信用投放的上升并非源于某个国家放松了货币政策,而是美元指数在近两个月出现了幅度不小的下跌;
2)但美元指数下跌的空间似乎是受限的,美元指数并非只与美国货币政策相关,当全球进一步衰退的话,美元会凸显出其避险属性,美元指数反而会上升;
3)这意味着,金属及工业原料的反弹,并非是商品要开始进入一轮上升周期的先兆,那么,PPI大概率后续仍然存在下跌的空间。
在全球货币没有重见宽松这一背景下,CPI和PPI同时向下的可能性偏大,这意味着,我们未来面对的通胀压力是有限的,相反,PPI若重新下跌的话,中国的资产回报率可能会进一步下降,那么,我们的货币政策宽松未尽,在资产轮动的时钟中,我们仍然停留在债券时间之中。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冲突超预期,疫情反复超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