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之声】系列之一:从投资中寻找打开消费之门的钥匙
核心内容:
经济转型中的消费困局。在经历了入世之后的20年高速增长之后,从政府到市场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和出口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这个问题上具有高度共识。但近年来居民消费增长乏力,即便是在政府出台各种消费刺激政策下,依然乏善可陈。两方面原因:首先,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新旧动能衔接不畅,导致了在短期内经济增速低于潜在增速。向下的产出缺口对就业和收入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了消费能力。其次,传统的“三座大山”(教育、医疗、住房)加上近年来老龄化加速带来的养老难问题,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居高不下。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的投资瓶颈。中国在人均GDP层面刚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未来要实现2035远景规划中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依然需要在未来10年维持中高速增长,这意味着投资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依然需要扮演重要角色。但伴随着土地财政弊端日益凸显,长期内挑大梁的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模式无法为经济带来新的增量。此外,债务压力和产能过剩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制造业投资。目前中国人均资本存量依然显著低于发达经济体,投资的必要性毋庸置疑,关键问题是“投哪里,如何投”。
从投资中寻找打开消费之门的钥匙:在全球百年大变局下思考中国经济问题需要突破原有的思维框架从投资中寻找打开消费之门的钥匙。我们认为当下应该从两个角度来探索如何通过投资来拉动消费:首先,从产业升级和转型的角度来加大新兴产业投资(新能源和数字经济),由此带来的产业链重塑和新经济增长点(新业态、新模式)可以增加就业和改善收入,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中长期全要素生产率来对冲人口红利和资本回报的下降;其次,从改善民生角度加大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以及养老等相关投资,除了这些投资本身也会带来相关就业和收入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家庭的预防性储蓄,令中国老百姓在“能消费”的基础上进一步“敢消费”。
从投资和行业配置层面,建议投资者重视补民生短板和发展短板相关领域的战略性投资机遇。本文初步测算了民生短板的投资缺口与新兴产业的投资空间。2023年至2025年,民生短板方面,养老、医疗、教育、保障房、市政、村庄建设等累计约存在64万亿元的空间。新兴产业投资方面,2023年至2025年,数字经济包含云计算、物联网等累计约有13.21万亿元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