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冶

601618
Scan me!
扫一扫二维码
用手机打开页面
(2025-07-20 星期日 22:39:40)

公司名称变更信息

简称变更:

加自选
-
今开: - 最高: - 最低: - 成交量: - 总市值: - 流通市值: - 市盈: - 市净: -
资金流:
今日:主力净流入,主力排名
5日:主力净流入,主力排名
10日:主力净流入,主力排名
  • 个股概况
  • 深度数据
  • 资讯公告
  • 公司运营
  • 机构主力
  • 股东数据
  • 财务数据
  • 发行分配
  • 公司概况
  • 中国中冶
  • 工程建设
  • 大盘( 上证指数)
全屏
  • RSI
  • KDJ
  • MACD
  • W%R
  • DMI
  • BIAS
  • OBV
  • CCI
  • ROC
  • 中国中冶
  • 工程建设
  • 大盘( 上证指数)
全屏
均线
  • RSI
  • KDJ
  • MACD
  • W%R
  • DMI
  • BIAS
  • OBV
  • CCI
  • ROC
资金流
统计
今日资金(今日涨幅) 5日资金(5日涨幅) 10日资金(10日涨幅)
主力 超大单 大单 中单 小单 主力 超大单 大单 中单 小单 主力 超大单 大单 中单 小单
中国中冶行业排名
单位:亿(元)
工程建设69只股票
  • 总市值
  • 行业平均
  • 市场平均
排名 简称 总市值 市盈率 市净率 ROE(%)
1 中国建筑 2417.24亿 5.22 0.52 3.18
2 中国中铁 1156.04亿 5.27 0.45 1.96
3 中国交建 1066.23亿 6.44 0.51 1.82
4 中国铁建 958.22亿 5.30 0.42 1.72
8 中国中冶 548.08亿 11.21 0.61 1.51
- 行业平均 191.67亿 63.72 3.24 0.69
- 市场平均 172.47亿 153.03 5.19 0.75
中国中冶重点关注
更多

2025年半年报预约2025年08月30日披露

2025年第一季度季报预约2025年04月30日披露

2025年07月15日公布2024年年报分红,股权登记日:2025年07月18日;除权除息日:2025年07月21日;分配方案:10派0.56元(含税,扣税后0.504元)[正式]

于2025-06-30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

2025年一季报归属净利润16.07亿元,同比下降40.00%,基本每股收益0.08元

2024年年报归属净利润67.46亿元,同比下降22.20%,基本每股收益0.24元

要点1:所属板块工程建设 北京板块 中特估 破净股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证金持股 沪股通 上证180_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中字头 HS300_ AH股 低碳冶金 装配建筑 PPP模式 一带一路 小金属概念 央国企改革 太阳能 节能环保

要点2:经营范围国内外各类工程咨询、勘察、设计、总承包;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工程设备的租赁;与工程建筑相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交流和技术转让;冶金工业所需设备的开发、生产、销售;建筑及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规划、勘察、设计、监理和服务和相关研究;金属矿产品的投资、加工利用、销售;房地产开发、经营;招标代理;进出口业务;机电产品、小轿车、建筑材料、仪器仪表、五金交电的销售。

要点3:工程承包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工程承包业务、房地产开发业务、装备制造业务、资源开发业务。2022 年,公司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以“巩固提升冶金业务、优化提升房建业务、扩大提升基建业务”为开展市场营销工作的目标和努力方向,聚焦优质市场、聚焦优质客户、聚焦优质项目,奋力开拓国内外工程市场,实现新签合同额的高速增长。

要点4: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装备制造1.冶金建设领域,在大力推进“双碳”目标背景下,钢铁行业正积极策划、整体推进“产能置换”、“超低排放”和“极致能效”三大钢铁改造工程,进一步加大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改造,低碳生产技术革新,节能减排、智能制造等成为钢铁企业重点发展方向,冶金建设领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基本建设领域,发展前景依然广阔。2022 年 1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 年)》,提出将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两新一重”、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绿色环保、社会民生将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发力方向,预计 2023 年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超过 10 万亿,投资力度前所未有。新能源建设领域,将继续加速发展。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将向以光伏、风电、水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转型,利好政策与行业需求双效叠加,新能源发展将持续提速。公司将继续在传统优势领域与新兴领域齐头并进,抢抓发展机遇,顺势而为,努力跻身行业先进之列,实现更高质量发展。2.2022 年年末以来,中央和地方逐步放宽房地产调控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国家层面多项政策集中出台,大力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尤其是供给端政策工具箱持续释放,央行、银保监会发布“金融十六条”新政,监管部门接连打出信贷融资、债券发行、股权融资“三箭齐发”的政策组合拳,缓解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3.目前,钢铁行业已经进入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十四五”关键时期,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的不断深化,钢铁行业作为碳减排的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智能化发展成为主要方向。2021 年工信部和发改委先后出台了《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和《钢铁冶炼项目备案管理办法》,对现有产能设备升级改造提出新的要求,对促进短流程炼钢产线建设给予政策支持,以电炉为代表的核心冶金装备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此外,以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与传统装备制造业相结合,实现数字化转型对装备制造业的赋能,也将成为我国冶金装备制造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要点5:冶金建设领域优势在冶金建设领域,公司是全球最大最强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以独占鳌头的核心技术、持续不断的革新创新能力、无可替代的冶金全产业链整合优势,承担起引领中国冶金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国家责任,是全球最强最优最大的冶金建设运营服务“国家队”。在国内市场,环保原料场、焦化、烧结及球团、炼铁、炼钢及连铸、热轧扁平材、热轧长材和冷轧业务领域的技术水平、工程业绩、建设效果、业主满意度方面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在国外市场,站在国际水平的高端和整个冶金行业的高度,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开发新的核心技术,创建走向海外的新竞争优势。公司在钢铁冶金领域的高端咨询及总体设计能力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具有在钢铁工程的八大业务部位的技术竞争力,充分代表了中国在钢铁冶金建设领域技术开发和工程建设方面的实力和水平。

要点6:工程承包领域优势在工程承包领域,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承包公司之一,在房屋建筑、装配式建筑、房地产、市政基础设施、综合工业工程施工、设备安装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施工技术优势,在 2022 年ENR 发布的“全球承包商 250 强”排名中位居第 6 位。公司拥有 12 家甲级科研设计院、15 家大型施工企业、拥有 5 项综合甲级设计资质和 42 项特级施工总承包资质,公路施工特级资质 7 项、市政施工特级资质 7 项,建筑工程特级资质 14 个,具备房建和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全产业链的系统集成能力,拥有涵盖科研开发、咨询规划、勘察测绘、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土建施工、安装调试、产业运维、装备制造及成套、技术服务与进出口贸易等全流程、全方位的完整工程建设产业链。与一般的工程设计企业、工程施工企业或设备制造企业相比,可在全产业链上进行资源整合,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综合性的服务。

要点7:新兴产业领域优势在新兴产业领域,近年来,公司在生态环保、特色主题工程、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领域持续发力,取得了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在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土壤修复、固废治理、垃圾焚烧、余热余压的资源综合利用等能源环保方面拥有一大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建成了国内第一个实现最高排放标准的市政污水处理项目,在大型焚烧发电咨询设计领域已占据到全国 60%的市场份额;公司拥有 28 个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以及管廊、海绵城市、美丽乡村和智慧城市、主题公园、水环境、康养等一批国家级技术研究院,累计拥有有效专利超过 47,000 件,特别是主题公园研究院为国内唯一一家主题公园的专业设计院,同时借助公司强大的钢结构特别是异型钢结构生产制造能力,在主题公园设计、原材料、施工等方面实现了“中国制造”。此外,公司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掌握多项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矿山工艺和核心技术,拥有国内有色领域综合实力最强的设计院,具有完善的铜、铅、锌、镍及其他多种金属的矿山、冶炼工艺和装备技术,拥有数字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冶金矿山开采方面,大型地下铁矿采矿技术、大型露天开采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交易时间融资融券融资融券余额(元)融资融券余额差值(元)
余额(元)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买入额(元)偿还额(元)净买入(元)余额(元)余量(万股)卖出量(万股)偿还量(万股)融券净卖出(万股)
2025-07-189.55亿1.744191.17万5215.48万-1024.31万340.83万111.021.6820.00-18.329.59亿9.52亿
2025-07-179.65亿1.793540.62万2693.72万846.89万390.61万129.340.001.08-1.089.69亿9.61亿
2025-07-169.57亿1.774268.61万2786.77万1481.84万393.87万130.420.739.62-8.899.61亿9.53亿
交易时间
相关
收盘价(元)
涨跌幅(%)
后1日涨跌幅(%)
后5日涨跌幅(%)
后10日涨跌幅(%)
上榜营业部买入合计(万)
上榜营业部卖出合计(万)
上榜营业部买卖净额合计(万)
上榜原因
2022-02-07明细4.0410.081.731.496.4439740.3216540.3423199.98有价格涨跌幅限制的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达到7%的前五只证券
2021-09-14明细5.36-9.15-1.31-1.49-18.8419954.9433981.83-14026.89有价格涨跌幅限制的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达到7%的前三只证券
2021-08-31明细5.0110.11-2.006.196.9931728.3052809.16-21080.86有价格涨跌幅限制的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达到7%的前三只证券
交易时间涨跌幅(%)收盘价(元)成交价(元)折溢率(%)成交量(万股)成交额(万元)成交额/流通市值(%)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
2024-09-04-3.182.742.833.2842.13119.230.00%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环城南...机构专用
2023-05-11-0.924.294.290.00462.961986.100.03%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金田路...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建...
2023-05-11-0.924.294.290.00462.961986.100.03%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金田路...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建...
序号交易标的买方卖方交易金额(元)币种标的类型股权转让比例(%)最新公告日期
1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股权44.262024-12-31
2中冶华南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股权51.002024-10-30
3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其他股东,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股权-2024-06-07
序号合同名称签署主体与上市公司关系其他签署方与上市公司关系合同类型合同金额(元)占上年度营业收入比例(%)公告后20日涨跌幅(%)更新时间
1蒙古国中戈壁省00RTS0G0V00锡矿采矿、代销及锡矿矿石加工厂建设运营项目合同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建设13.50亿--2025-07-15
2高铁宝山站站城融合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02aA-04地块)合同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30.00亿--2025-07-15
3江苏省5G通信塔及附属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合同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23.80亿--2025-07-15
序号交易方关联关系交易金额(元)币种交易方式是否存在控制关系 公告日期相关
1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及其除中国中冶以外的其他下属子公司间接控股股东151.00万人民币其他流出2025-03-29详情
2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及其除中国中冶以外的其他下属子公司间接控股股东1.46亿人民币提供劳务2025-03-29详情
3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及其除中国中冶以外的其他下属子公司间接控股股东1.86亿人民币其他流出2025-03-29详情
数据日期:2024-12-31
序号持有证券简称初始投资金额(元)持有证券数量(股)报告期损益(元)期末账面价值(元)占期末证券投资比例(%)持有证券类型最新市值(元)占该公司股权比例(%)公告日期
1粤电力A2.40万--2.90万-A股--2025-03-29
2天地源112.20万--49.60万-A股--2025-03-29
3世纪星源42.00万--7.80万-A股--2025-03-29
机构主力
接待日期相关接待方式接待人员接待地点接待机构数量公告日期
2023-03-30详细定期报告说明会执行董事、总裁 张孟星,独立董事 刘力(北京),吴嘉宁(香港),副总裁、总会计师 邹宏英,副总裁 朱广侠(北京),总裁助理、副总会计师 范万柱,董事会秘书 王震-12023-04-12
统计截止日期:2025-06-30
统计截止日期:2025-06-30
机构名称相关机构属性持股总数 (万股)持股市值 (亿元)占流通股比例(%)
国泰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ETF明细基金195.480.060.01
广发中证基建工程ETF明细基金2839.380.850.16
中信保诚中证基建工程指数(LOF)A明细基金513.910.150.03
浙商汇金量化臻选股票A明细基金32.960.010.00
统计截止日期:2025-03-31
股东名称股份类型持股数(万股)占流通股本比例(%)较上期持股变动数(万)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A股917185.9844.26-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H股284893.5413.75191.6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A股122776.005.92-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A股101909.554.92-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A股58903.842.84-
统计截止日期:2025-03-31
股东名称
股份类型
持股数(万股)
占流通股本
比例(%)
较上期持股
变动数(万)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流通A股917185.9844.26-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流通H股284893.5413.75191.6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流通A股122776.005.92-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流通A股101909.554.92-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流通A股58903.842.84-
股东名称股东排名持股数量(股)持股比例(%)持股数量变动(股)公告日期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1,第4101.91亿49.18-2025-04-30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1,第4101.91亿49.180.002025-03-29
股东户数统计截止日区间涨跌幅(%)股东户数户均持股市值(万)户均持股数量(万)总市值(亿)总股本(亿)股本变动股本变动原因股东户数公告日期
本次上次增减增减比例(%)
2014-09-3057.443406813086393204210.3812.394.77422.21162.390-2014-10-30
2014-06-301.79308639315623-6984-2.219.005.26277.69162.390-2014-08-30
2014-03-31-1.75315623316021-398-0.138.645.15272.82162.390-2014-04-30
股东大会名称议题涉及内容召开开始日股权登记日现场登记日网络投票时间决议公告日公告日
开始日结束日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关联交易议案,利润分配方案2025-06-302025-06-23-2025-06-302025-06-302025-07-012025-06-07
2024年第1次临时股东大会-2024-12-302024-12-23-2024-12-302024-12-302024-12-312024-12-14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发行公司债券的议案,关联交易议案,利润分配方案2024-06-252024-06-182024-06-202024-06-252024-06-252024-06-262024-06-04
变动人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金额(万元)
变动原因
变动比例(‰)
变动后持股数
持股种类
董监高
人员姓名
职务
变动人与
董监高的
关系
日期
黄丹-2.00万11.05-22.10二级市场买卖0.00106.00万A股黄丹高级管理人员本人2015-05-04
彭海清-1.35万11.05-14.92二级市场买卖0.00104.15万A股彭海清监事本人2015-05-04
王秀峰-2.00万11.10-22.20二级市场买卖0.00106.00万A股王秀峰高级管理人员本人2015-05-04

根据今日总股本计算所得,综合考虑分红送转、增发、新股上市等情况,可能会与最新报告期不一致

指标名称 最新数据 指标名称 最新数据
基本每股收益(元) 0.0776 每股净资产(元) 5.0185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1.2399 每股公积金(元) 1.1321
总股本(万股) 2072361.92 流通股本(万股) 1785261.92
  •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统计截止日期:2024-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主营成本(元)
主营利润(元)
工程承包5014.50亿--
特色业务381.66亿--
综合地产187.53亿--
财务指标 2025-03-312024-12-312024-09-302024-06-302024-03-31
基本每股收益(元) 0.0800.2400.2400.1100.120
每股净资产(元) 5.024.944.934.784.86
每股现金流(元) -1.240.38-1.48-1.37-1.48
ROE(%) 1.514.874.992.352.52
净利润同比(%) -40.00-22.20-16.53-42.50-20.56
营收同比率(%) -18.46-12.91-11.71-10.653.81
毛利率(%) 8.849.699.049.058.19
利润表(元)  
总营收 1222.72亿5520.25亿4126.17亿2988.42亿1499.49亿
总利润 26.07亿92.55亿89.17亿56.81亿38.89亿
净利润 16.07亿67.46亿68.31亿41.50亿26.79亿
资产负债表(元)  
总资产 8320.44亿8080.16亿7250.06亿7555.51亿7030.95亿
总负债 6595.25亿6256.80亿5416.25亿5854.97亿5280.50亿
股东权益合计 1725.19亿1823.36亿1833.81亿1700.55亿1750.46亿
现金流量表(元)  
营业性现金流 -256.95亿78.48亿-307.36亿-284.06亿-307.47亿
投资性现金流 -20.27亿-95.82亿-29.56亿-17.01亿-6.76亿
融资性现金流 260.73亿110.60亿255.62亿317.05亿366.70亿
变动日期
总股本(万股)
流通股本(万股)
已上市流通A股(万股)
限售流通A股(万股)
股本变动原因
公告日期
2018-01-08207.24万207.24万178.53万-网下配售股份上市2018-01-03
2017-12-31207.24万207.24万162.39万16.14万年报披露2018-03-30
2017-01-06207.24万207.24万162.39万16.14万非公开增发A股上市2017-01-11
  • 分红
  • 融资

A股派现 13次 172.09亿

A股融资 10次 383.59亿

  • 1.82%

    分红率

  • 17.20%

    股利支付率

  • 44.86%

    派现融资比

中国中冶发行与分红
  • 新股: 2009-09-09 发行35.00亿股,发行价5.42元
  • 增发: 2017-01-06 增发16.14亿股,发行价3.86元
    更多
  • 分红: 2023-06-27(预案) 10派0.83元(含税)
    更多
公司概况
公司名称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陈建光
注册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28号
注册资本
207.24亿
成立日期
2008-12-01
上市日期
2009-09-21
主要范围
国内外各类工程咨询、勘察、设计、总承包;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工程设备的租赁;与工程建筑相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交流和技术转让;冶金工业所需设备的开发、生产、销售;建筑及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规划、勘察、设计、监理和服务和相关研究;金属矿产品的投资、加工利用、销售;房地产开发、经营;招标代理;进出口业务;机电产品、小轿车、建筑材料、仪器仪表、五金交电的销售。
公司简介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中冶)是隶属于中国五矿的特大型建筑央企,有着70余年的光辉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48年东北地区解放前鞍钢、抚矿的护厂队和修造部,在投身鞍钢修复建设中组建新中国第一批冶金建设队伍,在承担武钢、包钢、太钢、攀钢、宝钢等国内几乎所有大中型钢铁工程建设任务中建立起自己的科研、勘察、设计和施工队伍,是中国钢铁工业的开拓者和主力军。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中国冶金建设公司,隶属于冶金工业部。1994年,中国冶金建设公司更名为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冶金工业部部属主要科研院、设计院、勘察院及施工企业分批并入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1998年,冶金工业部撤销,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交由中央管理,后划归国务院国资委管理。2006年5月,更名为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2008年12月,发起设立中国中冶。2009年9月,中国中冶在上海、香港两地成功上市。2015年12月,中冶集团与中国五矿实施战略重组。近年来,中国中冶锚定“一创两最五强”奋斗目标,以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牵引,致力于打造具有超强核心竞争力的冶金建设运营最佳整体方案提供者,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基本建设最可信赖的总承包服务商,成为价值创造力强、市场竞争力强、创新驱动力强、资源配置力强、文化软实力强的世界一流投资建设集团。公司科技研发实力雄厚。作为国家创新型企业,拥有28个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有效专利5.3万余件,2009年以来累计获得中国专利奖88项(其中2015~2017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2000年以来共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58项,累计发布国际标准77项,发布国家标准673项。拥有6万余名工程技术人员,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5人。与此同时,拥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3人,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选手3人,全国技术能手93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9个。业务结构合理。近年来,公司凭借在钢铁冶金全流程、全产业链领域70余载积淀的技术和资质优势,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巩固提升冶金业务、优化提升房建业务、扩大提升基建业务,在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城市更新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逐渐形成了以冶金建设为“核心”,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为“主体”,矿产资源、检验检测、冶金装备制造、新能源材料和水务环保为“特色”的“一核心两主体五特色”多元化业务体系,是国家确定的重点资源类企业之一,是国内产能最大的钢结构生产企业之一,是国务院国资委首批确定的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16家中央企业之一。资质行业领先。拥有5项综合甲级设计资质和49项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其中,四特级施工企业6家,三特级施工企业2家,双特级施工企业4家,位居全国前列。市场覆盖面广。在全球50个国家(地区)设立130余个境外机构,主要分布在共建“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南亚、中东、独联体等地区,拥有海外矿山7座,其中在产矿山3座。国内二级机构及承揽项目基本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70余载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中冶形成了无可替代的冶金建设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和独具特色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累计149项工程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含参建),318项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含参建),32项工程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含参建),1205项工程获得冶金行业工程质量优秀成果奖(含参建)。面对当前建筑业“企业管理数字化、产品生产工厂化、从业工人产业化”的“三化”发展趋势,中国中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高质量发展,切实践行“五大核心要义”,认真落实“五大行动计划”和“五型五矿”部署要求,锚定“一创两最五强”奋斗目标,着力培育新赛道、构建新优势、激发新动能,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推进企业再转型再升级,奋力打造世界一流投资建设集团。
姓名性别最高学历职务名称
陈建光博士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
曾建忠本科副总裁
肖鹏本科副总裁
朱广侠本科副总裁
白小虎本科副总裁,执行董事,代理财务负责人
闫爱中硕士职工代表董事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