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数据
    此功能登录后可查看,请点击登录
    尚无内容,请点击标题右侧☆添加后查看
    • 最新价 -
    • 涨跌 -
    • 涨跌幅 -
    • 换手 -
    • 总手 -
    • 金额 -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预测指标
    业绩变动
    预测数值(元)
    业绩变动同比
    业绩变动环比
    业绩变动原因
    预告
    类型
    上年同期值(元)
    公告日期
    2024-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4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0801元至0.1121元。0.0801~0.1121-248.28%800%1、2024年,公司围绕国产化替代与新能源业务的协同发展战略,紧跟市场发展需求,重点聚焦关键行业与核心客户新项目,加强能力建设与投入,快速响应,公司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2、报告期内,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产能陆续释放,定点新项目陆续启动量产与爬坡,带来2024年汽车零部件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并形成一定竞争力,促进公司业绩同步增长;3、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使公司产品竞争力不断攀升;此外,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与增收节支活动,内部强化技术、质量与制造等职能降本,外部通过构建核心品类战略供应商群,实施一系列持续有效的成本控制举措,成功降低采购成本,毛利率同比增加。扭亏-0.232025-01-24
    2024-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600万元至5,4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23.54%至135.32%。3600万~5400万123.54%135.32%103.97%456.69%1、2024年,公司围绕国产化替代与新能源业务的协同发展战略,紧跟市场发展需求,重点聚焦关键行业与核心客户新项目,加强能力建设与投入,快速响应,公司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2、报告期内,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产能陆续释放,定点新项目陆续启动量产与爬坡,带来2024年汽车零部件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并形成一定竞争力,促进公司业绩同步增长;3、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使公司产品竞争力不断攀升;此外,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与增收节支活动,内部强化技术、质量与制造等职能降本,外部通过构建核心品类战略供应商群,实施一系列持续有效的成本控制举措,成功降低采购成本,毛利率同比增加。扭亏-1.53亿2025-01-24
    2024-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500万元至6,3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38.48%至153.87%。4500万~6300万138.48%153.87%247.46%798.4%1、2024年,公司围绕国产化替代与新能源业务的协同发展战略,紧跟市场发展需求,重点聚焦关键行业与核心客户新项目,加强能力建设与投入,快速响应,公司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2、报告期内,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产能陆续释放,定点新项目陆续启动量产与爬坡,带来2024年汽车零部件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并形成一定竞争力,促进公司业绩同步增长;3、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使公司产品竞争力不断攀升;此外,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与增收节支活动,内部强化技术、质量与制造等职能降本,外部通过构建核心品类战略供应商群,实施一系列持续有效的成本控制举措,成功降低采购成本,毛利率同比增加。扭亏-1.17亿2025-01-24
    2024-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000万元至4,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77.38%至216.07%。3000万~4500万177.38%216.07%-74.22%-11.33%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如下:1、行业整体增长与公司新项目的爬坡上量帮助公司上半年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收入增长。一方面2024年以来国内乘用车市场产销同比增长,汽车出口保持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公司紧跟市场发展趋势,不断优化产品和业务结构,加速开拓新能源汽车和国际业务,定点了很多新项目,上半年各项目不断爬坡上量推动了公司销售收入整体快速增长。规模效应以及产品结构的优化,帮助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得以改善。2、公司上半年持续深入推进精益管理,强化组织能力,优化技术工艺,全面加强成本管控,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取得了明显的改善效果。3、公司2023年11月完成再融资,补充了发展所需的资本金,优化了公司资本结构,使得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大幅降低。扭亏-3877万2024-07-15
    2024-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4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0534元至0.0801元。0.0534~0.0801--74.06%-11.08%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如下:1、行业整体增长与公司新项目的爬坡上量帮助公司上半年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收入增长。一方面2024年以来国内乘用车市场产销同比增长,汽车出口保持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公司紧跟市场发展趋势,不断优化产品和业务结构,加速开拓新能源汽车和国际业务,定点了很多新项目,上半年各项目不断爬坡上量推动了公司销售收入整体快速增长。规模效应以及产品结构的优化,帮助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得以改善。2、公司上半年持续深入推进精益管理,强化组织能力,优化技术工艺,全面加强成本管控,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取得了明显的改善效果。3、公司2023年11月完成再融资,补充了发展所需的资本金,优化了公司资本结构,使得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大幅降低。扭亏-0.082024-07-15
    2024-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500万元至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49.91%至171.29%。3500万~5000万149.91%171.29%-40.14%28.37%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如下:1、行业整体增长与公司新项目的爬坡上量帮助公司上半年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收入增长。一方面2024年以来国内乘用车市场产销同比增长,汽车出口保持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公司紧跟市场发展趋势,不断优化产品和业务结构,加速开拓新能源汽车和国际业务,定点了很多新项目,上半年各项目不断爬坡上量推动了公司销售收入整体快速增长。规模效应以及产品结构的优化,帮助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得以改善。2、公司上半年持续深入推进精益管理,强化组织能力,优化技术工艺,全面加强成本管控,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取得了明显的改善效果。3、公司2023年11月完成再融资,补充了发展所需的资本金,优化了公司资本结构,使得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大幅降低。扭亏-7013万2024-07-15
    2023-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3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1783元至0.2576元。-0.2576~-0.1783--165.64%-3.48%1、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拓市场,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和业务结构,加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拓展,产销量同比保持增长,产品盈利能力得到改善提升,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报告期内,电子信息行业景气度回升,消费电子等下游行业需求复苏,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产业逐步起量为电子元器件行业提供了新的需求增长点。受行业积极因素影响,公司控股子公司威海世一电子有限公司订单量持续回升,高端机型的产销量增长较快,经营业绩得到改善。3、报告期内,公司优化组织架构,强化内部管理效率,同时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措施,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提升。4、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常州天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因拆迁获得房屋、土地征收补偿款,影响非经常性损益2,394.30万元。减亏-0.482024-01-31
    2023-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3,350万元至17,35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9.63%至45.85%。-1.735亿~-1.335亿29.63%45.85%-188.4%-38.1%1、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拓市场,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和业务结构,加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拓展,产销量同比保持增长,产品盈利能力得到改善提升,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报告期内,电子信息行业景气度回升,消费电子等下游行业需求复苏,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产业逐步起量为电子元器件行业提供了新的需求增长点。受行业积极因素影响,公司控股子公司威海世一电子有限公司订单量持续回升,高端机型的产销量增长较快,经营业绩得到改善。3、报告期内,公司优化组织架构,强化内部管理效率,同时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措施,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提升。4、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常州天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因拆迁获得房屋、土地征收补偿款,影响非经常性损益2,394.30万元。减亏-2.47亿2024-01-31
    2023-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000万元至13,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4.49%至61.57%。-1.3亿~-9000万44.49%61.57%-179.45%-13.08%1、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拓市场,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和业务结构,加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拓展,产销量同比保持增长,产品盈利能力得到改善提升,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报告期内,电子信息行业景气度回升,消费电子等下游行业需求复苏,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产业逐步起量为电子元器件行业提供了新的需求增长点。受行业积极因素影响,公司控股子公司威海世一电子有限公司订单量持续回升,高端机型的产销量增长较快,经营业绩得到改善。3、报告期内,公司优化组织架构,强化内部管理效率,同时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措施,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提升。4、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常州天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因拆迁获得房屋、土地征收补偿款,影响非经常性损益2,394.30万元。减亏-2.34亿2024-01-31
    2023-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3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0813元至0.1219元。-0.1219~-0.0813--488.7%-259.32%1、随着经济逐步回暖,受益于市场需求上升,客户订单较上年同期增加,公司销售实现增长。2、报告期内,公司全力推进降本增效,提升业务规模的同时控制业务亏损,形成日常经营的良性运转。3、报告期内,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较大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为获得拆迁补偿款,影响金额大约为2,720万元。减亏-0.172023-07-15
    2023-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7,200万元至9,200万元,同比上年变动:-1.35%至20.68%。-9200万~-7200万-1.35%20.68%-29.41%20.46%1、随着经济逐步回暖,受益于市场需求上升,客户订单较上年同期增加,公司销售实现增长。2、报告期内,公司全力推进降本增效,提升业务规模的同时控制业务亏损,形成日常经营的良性运转。3、报告期内,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较大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为获得拆迁补偿款,影响金额大约为2,720万元。续亏-9077万2023-07-15
    2023-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000万元至6,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8.34%至52.23%。-6000万~-4000万28.34%52.23%-487.1%-258.07%1、随着经济逐步回暖,受益于市场需求上升,客户订单较上年同期增加,公司销售实现增长。2、报告期内,公司全力推进降本增效,提升业务规模的同时控制业务亏损,形成日常经营的良性运转。3、报告期内,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较大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为获得拆迁补偿款,影响金额大约为2,720万元。减亏-8373万2023-07-15
    2022-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2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41元至0.49元。-0.49~-0.41--59.16%5.67%1、报告期内,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全球地缘环境、新冠疫情影响持续,地方政府投入减缓,社会消费持续下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2年1-12月国内商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产销大幅下滑。消费类电子需求急剧下降,各大手机终端库存高企、纷纷下调年度出货目标,导致消费类电子产业供应链产能严重过剩。公司所处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和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进而对公司客户项目开发进度和量产时间造成影响,部分定点项目进展未达预期。2、报告期内,国内多地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疫情,部分时段内停工停产,对公司所在工厂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全国疫情蔓延,物流运输受阻,对公司各地的产销供应产生较大影响。因产能不饱和,未能充分发挥规模化效益,产品单位固定成本较高,对公司利润造成影响。3、基于2022年的经营状况及本年度资产可变现净值的测算,预计本报告期将计提相应资产的资产减值损失及信用减值损失。增亏-0.172023-01-20
    2022-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0,000万元至24,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46.19%至195.43%。-2.4亿~-2亿-195.43%-146.19%-57.3%8.56%1、报告期内,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全球地缘环境、新冠疫情影响持续,地方政府投入减缓,社会消费持续下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2年1-12月国内商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产销大幅下滑。消费类电子需求急剧下降,各大手机终端库存高企、纷纷下调年度出货目标,导致消费类电子产业供应链产能严重过剩。公司所处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和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进而对公司客户项目开发进度和量产时间造成影响,部分定点项目进展未达预期。2、报告期内,国内多地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疫情,部分时段内停工停产,对公司所在工厂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全国疫情蔓延,物流运输受阻,对公司各地的产销供应产生较大影响。因产能不饱和,未能充分发挥规模化效益,产品单位固定成本较高,对公司利润造成影响。3、基于2022年的经营状况及本年度资产可变现净值的测算,预计本报告期将计提相应资产的资产减值损失及信用减值损失。增亏-8124万2023-01-20
    2022-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8,428万元至22,428万元,同比上年下降:49.76%至82.27%。-2.2428亿~-1.8428亿-82.27%-49.76%-4.7%56.63%1、报告期内,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全球地缘环境、新冠疫情影响持续,地方政府投入减缓,社会消费持续下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2年1-12月国内商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产销大幅下滑。消费类电子需求急剧下降,各大手机终端库存高企、纷纷下调年度出货目标,导致消费类电子产业供应链产能严重过剩。公司所处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和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进而对公司客户项目开发进度和量产时间造成影响,部分定点项目进展未达预期。2、报告期内,国内多地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疫情,部分时段内停工停产,对公司所在工厂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全国疫情蔓延,物流运输受阻,对公司各地的产销供应产生较大影响。因产能不饱和,未能充分发挥规模化效益,产品单位固定成本较高,对公司利润造成影响。3、基于2022年的经营状况及本年度资产可变现净值的测算,预计本报告期将计提相应资产的资产减值损失及信用减值损失。增亏-1.23亿2023-01-20
    2022-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2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1422元至0.1829元。-0.1829~-0.1422-17.1%57.8%报告期内汽车产业面临较大压力,终端市场从去年底开始出现疲弱迹象,尤其是传统燃油车,下游商用车市场产销下滑严重。年初疫情对公司所处的汽车行业更是造成巨大冲击,上海、长春、西安等汽车工业重镇相继发生疫情并采取疫情管控措施,公司部分主要客户的正常生产运营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出现停产。公司位于江苏常州、天津静海、山东威海的生产基地也受到“封城”、“静止”等疫情管控,物流运输等受到极大影响,经济循环畅通遇到明显制约,致使公司存量业务受到严重影响;公司新定点的增量业务仍处于投入期,部分项目虽已量产但还未达峰值,经济效益尚未在当期完全体现。其次,公司并购标的威海世一正在积极推进新品研发及新客户开发等相关工作,目前还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因此,公司受疫情及宏观局势影响、新项目量产滞后,叠加原材料采购成本处于高位等不利因素,预计公司营业收入及毛利率均同比下降,使得公司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预计下降至亏损人民币7000.00万元至人民币9000.00万元。首亏0.072022-07-15
    2022-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000万元至9,000万元。-9000万~-7000万-386.99%-323.21%24.73%63.68%报告期内汽车产业面临较大压力,终端市场从去年底开始出现疲弱迹象,尤其是传统燃油车,下游商用车市场产销下滑严重。年初疫情对公司所处的汽车行业更是造成巨大冲击,上海、长春、西安等汽车工业重镇相继发生疫情并采取疫情管控措施,公司部分主要客户的正常生产运营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出现停产。公司位于江苏常州、天津静海、山东威海的生产基地也受到“封城”、“静止”等疫情管控,物流运输等受到极大影响,经济循环畅通遇到明显制约,致使公司存量业务受到严重影响;公司新定点的增量业务仍处于投入期,部分项目虽已量产但还未达峰值,经济效益尚未在当期完全体现。其次,公司并购标的威海世一正在积极推进新品研发及新客户开发等相关工作,目前还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因此,公司受疫情及宏观局势影响、新项目量产滞后,叠加原材料采购成本处于高位等不利因素,预计公司营业收入及毛利率均同比下降,使得公司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预计下降至亏损人民币7000.00万元至人民币9000.00万元。首亏3136万2022-07-15
    2022-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7,000万元至9,000万元。-9000万~-7000万-787.12%-589.98%36.42%72.77%报告期内汽车产业面临较大压力,终端市场从去年底开始出现疲弱迹象,尤其是传统燃油车,下游商用车市场产销下滑严重。年初疫情对公司所处的汽车行业更是造成巨大冲击,上海、长春、西安等汽车工业重镇相继发生疫情并采取疫情管控措施,公司部分主要客户的正常生产运营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出现停产。公司位于江苏常州、天津静海、山东威海的生产基地也受到“封城”、“静止”等疫情管控,物流运输等受到极大影响,经济循环畅通遇到明显制约,致使公司存量业务受到严重影响;公司新定点的增量业务仍处于投入期,部分项目虽已量产但还未达峰值,经济效益尚未在当期完全体现。其次,公司并购标的威海世一正在积极推进新品研发及新客户开发等相关工作,目前还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因此,公司受疫情及宏观局势影响、新项目量产滞后,叠加原材料采购成本处于高位等不利因素,预计公司营业收入及毛利率均同比下降,使得公司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预计下降至亏损人民币7000.00万元至人民币9000.00万元。增亏-1015万2022-07-15
    2021-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1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07元至0.14元。-0.14~-0.07--2084.44%-1306.67%1、公司于2020年12月29日完成对威海世一电子有限公司及威海高亚泰电子有限公司的收购后,对其进行全面梳理,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在产品研发、人才队伍、设备厂房、环保设施等领域加大投入进行改造与升级,全力推进新产品研发及新客户开发等相关工作,由于2021年仍属于复工复产及产能爬坡的阶段,虽然实现了一定规模的营业收入,但仍出现了较大的经营亏损。2、报告期内,公司实施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导致本期发生股权激励报酬。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政策的规定,为了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资产和财务状况,公司对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各项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及评估。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存在减值迹象的相关资产计提相应的减值损失共计2,346.74万元,减少了公司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同日刊登于巨潮资讯网的相关公告)4、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原材料及物资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国际贸易业务海运费较疫情前涨幅巨大,同时公司近期定点了较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新业务,前期投入较多,报告期已经产生相应成本,但尚未到回报期,导致公司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明显。首亏0.112022-01-29
    2021-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500万元至7,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69.5%至239%。-7000万~-3500万-239%-169.5%-2258.95%-1409.87%1、公司于2020年12月29日完成对威海世一电子有限公司及威海高亚泰电子有限公司的收购后,对其进行全面梳理,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在产品研发、人才队伍、设备厂房、环保设施等领域加大投入进行改造与升级,全力推进新产品研发及新客户开发等相关工作,由于2021年仍属于复工复产及产能爬坡的阶段,虽然实现了一定规模的营业收入,但仍出现了较大的经营亏损。2、报告期内,公司实施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导致本期发生股权激励报酬。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政策的规定,为了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资产和财务状况,公司对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各项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及评估。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存在减值迹象的相关资产计提相应的减值损失共计2,346.74万元,减少了公司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同日刊登于巨潮资讯网的相关公告)4、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原材料及物资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国际贸易业务海运费较疫情前涨幅巨大,同时公司近期定点了较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新业务,前期投入较多,报告期已经产生相应成本,但尚未到回报期,导致公司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明显。首亏5036万2022-01-29
    2021-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7,500万元至11,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592.3%至2288.71%。-1.1亿~-7500万-2288.71%-1592.3%-259.23%-98.26%1、公司于2020年12月29日完成对威海世一电子有限公司及威海高亚泰电子有限公司的收购后,对其进行全面梳理,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在产品研发、人才队伍、设备厂房、环保设施等领域加大投入进行改造与升级,全力推进新产品研发及新客户开发等相关工作,由于2021年仍属于复工复产及产能爬坡的阶段,虽然实现了一定规模的营业收入,但仍出现了较大的经营亏损。2、报告期内,公司实施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导致本期发生股权激励报酬。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政策的规定,为了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资产和财务状况,公司对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各项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及评估。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存在减值迹象的相关资产计提相应的减值损失共计2,346.74万元,减少了公司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同日刊登于巨潮资讯网的相关公告)4、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原材料及物资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国际贸易业务海运费较疫情前涨幅巨大,同时公司近期定点了较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新业务,前期投入较多,报告期已经产生相应成本,但尚未到回报期,导致公司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明显。首亏502.6万2022-01-29
    2021-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1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0615元至0.0821元,同比上年增长:330.07%至474.13%。0.0615~0.0821330.07%474.13%-65.43%-20.35%1、公司主营业务稳定增长;2、公司收到天津天海同步集团有限公司、吕超、薛桂凤支付的业绩补偿款。预增0.012021-04-30
    2021-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000万元至4,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47.25%至496.34%。3000万~4000万347.25%496.34%-61.77%-15.69%1、公司主营业务稳定增长;2、公司收到天津天海同步集团有限公司、吕超、薛桂凤支付的业绩补偿款。预增670.8万2021-04-30
    2021-03-31每股收益预计2021年1-3月每股收益盈利:0.0369元至0.0492元。0.0369~0.0492-49.39%99.19%1、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稳定增长,同时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盈利水平。2、公司分别于2021年1月5日、3月31日收到天津天海同步集团有限公司、吕超、薛桂凤支付的业绩补偿款共计1,300万元,计入损益,影响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105万元,属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预增0.002021-04-10
    2021-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800万元至2,4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861.23%至1181.64%。1800万~2400万861.23%1181.64%55.56%107.42%1、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稳定增长,同时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盈利水平。2、公司分别于2021年1月5日、3月31日收到天津天海同步集团有限公司、吕超、薛桂凤支付的业绩补偿款共计1,300万元,计入损益,影响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105万元,属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预增187.3万2021-04-10
    2020-12-31净利润预计2020年1-12月净利润盈利:5,000万元至6,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33.66%至420.39%。5000万~6000万333.66%420.39%-65.05%-33.87%1、公司主营业务稳步增长;2、2020年8月11日公司与天海集团、吕超、薛桂凤(以下合称“补偿义务主体”)签署了《和解协议》,就公司与补偿义务主体之间关于2017年度业绩承诺补偿事项发生的争议纠纷达成和解,根据《和解协议》约定,补偿义务主体承诺2020年12月15日前支付第二期业绩补偿款1,000万元,2021年3月31日前支付和解款项余款24,227,149.81元。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与补偿义务主体签署的《和解协议》目前正在正常履行中。该《和解协议》存在协议各方未能严格按照协议约定履行相关义务的风险,如补偿义务主体按照《和解协议》中的约定条款支付业绩补偿款,公司拟将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相关政策规定将上述业绩补偿款计入当期损益,最终的会计处理以2020年度审计事务所审计结果为准,详见公司于2020年8月12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就业绩补偿诉讼与业绩补偿义务主体达成和解方案并签署《和解协议》暨关联交易的公告》。预增1153万2020-10-30
    2020-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0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1066元至0.128元,同比上年增长:333.33%至420.33%。0.1066~0.128333.33%420.33%-65.06%-33.77%1、公司主营业务稳步增长;2、2020年8月11日公司与天海集团、吕超、薛桂凤(以下合称“补偿义务主体”)签署了《和解协议》,就公司与补偿义务主体之间关于2017年度业绩承诺补偿事项发生的争议纠纷达成和解,根据《和解协议》约定,补偿义务主体承诺2020年12月15日前支付第二期业绩补偿款1,000万元,2021年3月31日前支付和解款项余款24,227,149.81元。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与补偿义务主体签署的《和解协议》目前正在正常履行中。该《和解协议》存在协议各方未能严格按照协议约定履行相关义务的风险,如补偿义务主体按照《和解协议》中的约定条款支付业绩补偿款,公司拟将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相关政策规定将上述业绩补偿款计入当期损益,最终的会计处理以2020年度审计事务所审计结果为准,详见公司于2020年8月12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就业绩补偿诉讼与业绩补偿义务主体达成和解方案并签署《和解协议》暨关联交易的公告》。预增0.022020-10-30
    2020-09-30每股收益预计2020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0.078元至0.087元。0.078~0.087-518.45%605.83%公司于2020年9月9日收到天津天海同步集团有限公司、吕超、薛桂凤第一期业绩补偿款3,500万元,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预计直接增加净利润2,828.80万元。预增0.012020-10-15
    2020-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650万元至4,1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61.32%至867.51%。3650万~4100万761.32%867.51%516.18%609.25%公司于2020年9月9日收到天津天海同步集团有限公司、吕超、薛桂凤第一期业绩补偿款3,500万元,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预计直接增加净利润2,828.80万元。预增423.8万2020-10-15
    2020-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00万元-1,000万元,同比增长56.07%-122.96%。700万~1000万56.07%122.96%173.81%334.01%基于国内商用车市场第二季度产销量增长。预增448.5万2020-04-28
    2020-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70万元至220万元。170万~220万125.73%133.3%-76.69%-69.83%本报告期,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原因为:1、公司进一步加强财务预算控制,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等措施强化内部成本的管控。2、公司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新收入准则,导致净利润增加。扭亏-660.6万2020-04-15
    2019-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00万元-1,000万元。700万~1000万107.74%111.06%1216.03%2428.12%1、公司新项目的逐步批产和增量,以及公司主营汽车行业发展规律,预计第四季度销售收入较前三季度增长向好;2、公司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优化及降本增效工作;3、相较2018年度,预计商誉、无形资产的减值对2019年度的影响相对较小。扭亏-9040万2019-10-29
    2019-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00万元-75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6.30%-77.53%。500万~750万-77.53%-66.3%-95.36%-72.82%受公司主营业务所处行业影响,公司子公司产品销量较预期下降明显,致使公司营业收入减少。预减2225万2019-08-27
    2019-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00万元-1,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6.35%-73.17%500万~1000万-73.17%-46.35%275.69%351.38%受公司主营业务所处行业影响,自动变速器快速替代手动变速器,公司子公司产品销量较预期下降明显,致使公司营业收入减少。预减1864万2019-04-25
    2019-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00万元-950万元。-950万~-800万-171.95%-160.59%91.57%92.9%2018年,中国车市遭遇20多年来首度下滑,2019年一季度,公司所处行业的竞争形势依然严峻,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公司子公司天津天海同步科技有限公司一季度销售收入下降明显,部分客户年降额度较大,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人工成本、折旧成本及研发费用等成本费用持续发生,导致销售收入和毛利率同比下降,公司一季度经营业绩预计亏损。首亏1320万2019-03-30
    2018-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000万元–9,800万元。-9800万~-9000万-912.81%-846.45%-3426.38%-3205.09%1、公司受PPP业务政策变动、照明行业产品升级等因素影响,2018年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由于营业规模下降毛利额同步大幅减少,预计较上年同期减少毛利约6.2亿元。2、投资收益大幅减少。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17年4月17日出具的《关于核准上海华鑫股份有限公司向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等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批复》(证监许可〔2017〕530号)核准,上海华鑫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鑫股份”)向公司发行134,012,096股股份购买本公司持有的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4%股权。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于2017年5月3日出具的《证券变更登记证明》,华鑫股份向本公司发行的134,012,096股A股股份已登记至公司证券账户名下。通过此项股权置换,2017年公司确认投资收益(税前)4.62亿元。2018年公司未发生重大股权转让或置换,同时当年来自于华鑫股份的持有期投资收益也同比大额减少。3、商誉预计出现大额减值计提。1)受PPP业务相关政策和传统业务市场规模缩减的影响,北京申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2018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出现大额亏损。经公司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飞乐音响收购北京申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形成的商誉10.4亿元预计全额计提减值。2)由于产品价格下降,LED替换传统产品并未带来收入的增长,部分国家的经济、政治不稳定、汇率大幅波动,竞争对手的价格打压等原因,使得喜万年集团在全球各个大区的销售业绩未达到管理层的预期。喜万年集团在2018年经营业绩较上年度大幅下降,同时也低于并购时对其2018年度的商业计划预期。经公司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喜万年集团合并所形成的商誉4.8亿元预计全额计提减值。4、由于政策变化、资金落实等原因,公司原已承接的部分工程项目出现较长时间停工、未验收、未审价等情况,资金回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经测试,项目涉及的存货、应收款项等需要大额计提减值,预计2018年当年计提减值较上年同期增加约7.2亿元。首亏1206万2019-01-31
    2018-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159.79万元-2,535.4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35%。2160万~2535万15%35%-45.56%23.55%公司业务稳定发展。略增1878万2018-08-21
    2018-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851.59万元-2,221.9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50%至80%1852万~2222万50%80%-59.78%-31.73%公司主营业务发展稳定,同时加强成本管控。预增1234万2018-04-23
    2017-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500万元-3,500万元,与上年同期下降45.74%至61.25%2500万~3500万-61.25%-45.74%-3.38%151.97%因公司部分产品价格实施年降、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三项费用增加。预减6451万2017-10-23
    2017-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0万元-2,000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0%-70%。1500万~2000万-70%-60%169.41%300.08%因公司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增加。预减4999万2017-08-22
    2017-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00万元-1,8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3.38%-68.54%1000万~1800万-68.54%-43.38%-138.16%-88.69%公司2017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同比下降主要是公司产品原材料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部分产品销售价格实施年降,新项目开发前期投入较大;同时,市场紧急增量导致销售费用(加急运输费用)增加等因素所致。预减3179万2017-07-15
    2016-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00.76万元-8,395.8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0.00%-130.00%7301万~8396万100%130%26.46%86.62%公司业务稳定发展,同时合并天津天海同步科技有限公司经营业绩。预增3650万2016-10-21
    2016-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09.51万元-4,190.4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00%-10.00%3810万~4190万0%10%-64.13%-42.45%公司业务稳定发展,同时合并天海同步经营业绩。略增3810万2016-08-26
    2016-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379.53万元-3,840.3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5%3380万~3840万10%25%37.73%70.15%公司业务稳定发展,降本增效等管理措施取得一定成效,同时合并天津天海同步器科技有限公司经营业绩。略增3072万2016-04-26
    2015-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68.35万元至6,298.17万元,同比上年变动幅度在-10.00%到0.00%范围内5668万~6298万-10%0%152.14%237.58%受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的影响,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公司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将会出现相应下滑。略减6298万2015-10-27
    2015-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97.76万元-5,057.54万元,同比上年增长0.00%-10.00%4598万~5058万0%10%21.33%57.9%公司将进一步优化产品和市场结构,加大新市场开发,公司销售业绩稳步增长。 略增4598万2015-08-22
    2015-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60.91万元-4,326.53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00%-30.00%3661万~4327万10%30%1.7%38.38%主要是加强预算管理、控制费用所致略增3328万2015-04-27
    2014-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72.77万元-6,940.54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00%-30.00%5873万~6941万10%30%0.42%84.52%主要产品销售收入及收益增加略增5339万2014-10-23
    2014-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4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555.44至4,201.8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至30%。3555万~4202万10%30%-86.56%-48.34%公司主营业务产品销售收入增加及理财产品收益增加略增3359万2014-08-19
    2014-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82万元-3,524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30%.2982万~3524万10%30%-17.82%15.29%主要产品销售收入及收益增加略增2710万2014-04-2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