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业绩报表: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2025-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5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8,435.11万元至10,735.59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20%至180%。 | 8435万~1.0736亿 | 120%~180% | 124.74%~186.03% | 1.2025年第一季度,下游3C行业复苏延续,客户需求延续增长,公司优势产品3C型钻铣加工中心季度销售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27.1%;2.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五轴数控机床和大型卧式加工中心等高端产品销售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一季度销售收入0.45亿元,同比增长21.62%。 | 预增 | 3834万 | 2025-04-15 |
2025-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5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851.5万元至11,211.9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0%至90%。 | 8852万~1.1212亿 | 50%~90% | 148.22%~214.42% | 1.2025年第一季度,下游3C行业复苏延续,客户需求延续增长,公司优势产品3C型钻铣加工中心季度销售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27.1%;2.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五轴数控机床和大型卧式加工中心等高端产品销售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一季度销售收入0.45亿元,同比增长21.62%。 | 预增 | 5901万 | 2025-04-15 |
2025-03-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5年1-3月营业收入:102,762.48万元至111,326.02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0%至30%。 | 10.28亿~11.13亿 | 20%~30% | -22.71%~-16.27% | 1.2025年第一季度,下游3C行业复苏延续,客户需求延续增长,公司优势产品3C型钻铣加工中心季度销售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27.1%;2.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五轴数控机床和大型卧式加工中心等高端产品销售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一季度销售收入0.45亿元,同比增长21.62%。 | 略增 | 8.56亿 | 2025-04-15 |
202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6,000万元至52,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65.95%至174.55%。 | 4.6亿~5.2亿 | 165.95%~174.55% | -68.26%~-30.51% | 1、报告期内,公司凭借较强的品牌和技术实力、高性价比及优质的售后服务等优势,公司数控机床产品出货量大幅增加,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从而带动公司利润整体增加。2、公司应用于3C消费电子领域的钻攻机市占率持续提升。公司钻攻机产品在3C领域持续渗透核心客户,不断扩大客户群和产品群,提高市场占有率,钻攻机2021年出货量超过10,000台。自公司成立至今,钻攻机累计出货量已超过80,000台。3、公司通用机领域后发先至,出货量稳居行业前列。公司利用过去多年在钻攻机领域形成的领先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品牌优势以及公司在不断扩大规模过程中形成的规模效应,将其复制在通用领域的系列机型上,立式加工中心2021年出货量超过10,000台,再次夯实行业领先地位。与此同时,公司的卧式加工中心、龙门、车床同比2020年,出货量显著提升,形成了较强的市场和品牌效应。通用机领域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从而带动公司利润整体增加。4、受益于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和国内数控机床行业的快速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高端数控机床主业研发投入,五轴立式加工中心已完成研发,即将开始交付。5、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的会计政策,遵循谨慎性原则,2021年,公司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准备及核销资产,减少2021年合并财务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6亿元。详情参见公司指定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关于2021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核销资产的公告》(公告号:2022-009)。6、公司精密结构件业务和相关人员已剥离完毕,对未来经营已不构成重大不利影响。数控机床业务是公司现在唯一核心主业。 | 扭亏 | -6.97亿 | 2022-01-29 |
2021-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4,500万元至38,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45.18%至150.42%。 | 3.45亿~3.85亿 | 145.18%~150.42% | -92.25%~-65.53% | 1、报告期内,公司凭借较强的品牌和技术实力、高性价比及优质的售后服务等优势,公司数控机床产品出货量大幅增加,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从而带动公司利润整体增加。2、公司应用于3C消费电子领域的钻攻机市占率持续提升。公司钻攻机产品在3C领域持续渗透核心客户,不断扩大客户群和产品群,提高市场占有率,钻攻机2021年出货量超过10,000台。自公司成立至今,钻攻机累计出货量已超过80,000台。3、公司通用机领域后发先至,出货量稳居行业前列。公司利用过去多年在钻攻机领域形成的领先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品牌优势以及公司在不断扩大规模过程中形成的规模效应,将其复制在通用领域的系列机型上,立式加工中心2021年出货量超过10,000台,再次夯实行业领先地位。与此同时,公司的卧式加工中心、龙门、车床同比2020年,出货量显著提升,形成了较强的市场和品牌效应。通用机领域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从而带动公司利润整体增加。4、受益于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和国内数控机床行业的快速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高端数控机床主业研发投入,五轴立式加工中心已完成研发,即将开始交付。5、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的会计政策,遵循谨慎性原则,2021年,公司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准备及核销资产,减少2021年合并财务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6亿元。详情参见公司指定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关于2021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核销资产的公告》(公告号:2022-009)。6、公司精密结构件业务和相关人员已剥离完毕,对未来经营已不构成重大不利影响。数控机床业务是公司现在唯一核心主业。 | 扭亏 | -7.64亿 | 2022-01-29 |
2021-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6,000万元至3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86.11%至114.74%。 | 2.6亿~3亿 | 86.11%~114.74% | -6.71%~23.02% | 1、2021年上半年,公司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延续了去年以来的高景气度,发展态势良好。3C业务方面,公司在稳步推进传统3C领域“进口替代”的同时,积极开拓电子烟、无人机、自动化、AR/VR硬件设备等新领域的应用,实现部分“3C产品非3C化”。通用业务方面,上半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半年度业务规模已超过2020年全年水平,且发展态势良好,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关键驱动力。2、2021年上半年,面对大宗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压力,公司积极发挥规模化集采和规模化制造优势,适时调整终端产品销售价格,整体毛利率水平较2020年度保持基本稳定。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同时由于销售规模实现较快增长,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幅较大。3、由于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层面少数股东所持股权(比例为21.01%)附有公司回购义务或回售条款,公司在合并报表层面将其作为“金融负债”进行会计处理,并按回购义务或回售条款所对应的年利率相应计提“财务费用”,但不影响现金流。报告期内,相关财务费用对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净利润的影响金额预计为4,620万元。4、公司于2020年度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激励对象合计授予4,200万股二类限制性股票。公司依据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确认本次激励计划的股份支付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但不影响现金流。报告期内,相关股份支付费用计提对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净利润的影响金额预计为6,111万元。5、2020年度,公司基本完成了精密结构件业务的整合与剥离。报告期内,剩余少量相关资产和人员未对合并财务报表经营成果带来重要不利影响。 | 预增 | 1.40亿 | 2021-07-12 |
2020-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0年1-12月营业收入:332,000万元至352,000万元。 | 33.2亿~35.2亿 | -38.96%~-35.29% | -9.38%~12.13% | (一)高端智能装备业务高端智能装备业务是公司大力发展的核心主业。2020年度,在第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较大冲击的背景下,得益于数控机床产品综合性能、技术水平、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等多重优势,公司产品在大3C领域及核心用户全面渗透,国产替代加速,部分典型客户首次成为公司的重要合作客户,钻铣攻牙加工中心产品订单充足、产销两旺。同时,近年来公司整合内部资源持续布局通用机床市场,立式加工中心类通用机床产品出货连续第三年实现翻番,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关键驱动力。2020年度,公司通过强化产销协调能力,优化供应链保障能力,提高生产和装配效率,实行均衡交付等多种手段,最大化挖掘交付潜力,全年数控机床产品累计出货量(含少量以经营性租赁实现的交付)首次突破20,000台,其中通用机床产品全年累计出货量突破5,000台,公司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 略减 | 54.39亿 | 2021-01-29 |
2020-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64,300万元至69,300万元。 | -6.93亿~-6.43亿 | -238.61%~-214.18% | -4694.6%~-4381.69% | (一)高端智能装备业务高端智能装备业务是公司大力发展的核心主业。2020年度,在第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较大冲击的背景下,得益于数控机床产品综合性能、技术水平、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等多重优势,公司产品在大3C领域及核心用户全面渗透,国产替代加速,部分典型客户首次成为公司的重要合作客户,钻铣攻牙加工中心产品订单充足、产销两旺。同时,近年来公司整合内部资源持续布局通用机床市场,立式加工中心类通用机床产品出货连续第三年实现翻番,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关键驱动力。2020年度,公司通过强化产销协调能力,优化供应链保障能力,提高生产和装配效率,实行均衡交付等多种手段,最大化挖掘交付潜力,全年数控机床产品累计出货量(含少量以经营性租赁实现的交付)首次突破20,000台,其中通用机床产品全年累计出货量突破5,000台,公司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 增亏 | -2.05亿 | 2021-01-29 |
2020-12-31 | 扣除后营业收入 |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314,000万元至334,000万元。 | 31.4亿~33.4亿 | - | - | (一)高端智能装备业务高端智能装备业务是公司大力发展的核心主业。2020年度,在第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较大冲击的背景下,得益于数控机床产品综合性能、技术水平、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等多重优势,公司产品在大3C领域及核心用户全面渗透,国产替代加速,部分典型客户首次成为公司的重要合作客户,钻铣攻牙加工中心产品订单充足、产销两旺。同时,近年来公司整合内部资源持续布局通用机床市场,立式加工中心类通用机床产品出货连续第三年实现翻番,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关键驱动力。2020年度,公司通过强化产销协调能力,优化供应链保障能力,提高生产和装配效率,实行均衡交付等多种手段,最大化挖掘交付潜力,全年数控机床产品累计出货量(含少量以经营性租赁实现的交付)首次突破20,000台,其中通用机床产品全年累计出货量突破5,000台,公司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 略减 | 52.29亿 | 2021-01-29 |
2020-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7,800万元至62,800万元。 | -6.28亿~-5.78亿 | -5094.04%~-4696.42% | -26750.6%~-25029.4% | (一)高端智能装备业务高端智能装备业务是公司大力发展的核心主业。2020年度,在第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较大冲击的背景下,得益于数控机床产品综合性能、技术水平、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等多重优势,公司产品在大3C领域及核心用户全面渗透,国产替代加速,部分典型客户首次成为公司的重要合作客户,钻铣攻牙加工中心产品订单充足、产销两旺。同时,近年来公司整合内部资源持续布局通用机床市场,立式加工中心类通用机床产品出货连续第三年实现翻番,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关键驱动力。2020年度,公司通过强化产销协调能力,优化供应链保障能力,提高生产和装配效率,实行均衡交付等多种手段,最大化挖掘交付潜力,全年数控机床产品累计出货量(含少量以经营性租赁实现的交付)首次突破20,000台,其中通用机床产品全年累计出货量突破5,000台,公司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 首亏 | 1258万 | 2021-01-29 |
2020-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0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6,500万元。 | 6500万 | -70.08% | - | (一)高端智能装备业务高端智能装备业务是公司大力发展的核心主业。2020年度,在第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较大冲击的背景下,得益于数控机床产品综合性能、技术水平、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等多重优势,公司产品在大3C领域及核心用户全面渗透,国产替代加速,部分典型客户首次成为公司的重要合作客户,钻铣攻牙加工中心产品订单充足、产销两旺。同时,近年来公司整合内部资源持续布局通用机床市场,立式加工中心类通用机床产品出货连续第三年实现翻番,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关键驱动力。2020年度,公司通过强化产销协调能力,优化供应链保障能力,提高生产和装配效率,实行均衡交付等多种手段,最大化挖掘交付潜力,全年数控机床产品累计出货量(含少量以经营性租赁实现的交付)首次突破20,000台,其中通用机床产品全年累计出货量突破5,000台,公司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 不确定 | 2.17亿 | 2021-01-29 |
2020-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4元至0.44元。 | -0.44~-0.4 | - | -5600%~-5200% | (一)高端智能装备业务高端智能装备业务是公司大力发展的核心主业。2020年度,在第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较大冲击的背景下,得益于数控机床产品综合性能、技术水平、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等多重优势,公司产品在大3C领域及核心用户全面渗透,国产替代加速,部分典型客户首次成为公司的重要合作客户,钻铣攻牙加工中心产品订单充足、产销两旺。同时,近年来公司整合内部资源持续布局通用机床市场,立式加工中心类通用机床产品出货连续第三年实现翻番,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关键驱动力。2020年度,公司通过强化产销协调能力,优化供应链保障能力,提高生产和装配效率,实行均衡交付等多种手段,最大化挖掘交付潜力,全年数控机床产品累计出货量(含少量以经营性租赁实现的交付)首次突破20,000台,其中通用机床产品全年累计出货量突破5,000台,公司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 首亏 | 0.01 | 2021-01-29 |
2020-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7,470.4万元至19,470.4万元。 | 1.747亿~1.947亿 | 310.88%~335.03% | -74.96%~-59.02% | 现阶段,公司按照董事会的业务战略布局,重点发展高端智能装备业务,持续推动精密结构件业务的整合与剥离。1、高端智能装备业务。第三季度,公司数控机床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得益于产品综合性能、技术水平、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等多重优势,公司产品在3C领域及核心用户全面渗透,部分典型客户首次成为公司的重要合作客户,钻铣攻牙加工中心产品订单充足、产销两旺。同时,近年来公司持续布局通用机床市场,立式加工中心产品类通用机床延续上半年的增长势头,全年有望实现翻番。第三季度,公司数控机床产品累计出货量(含以经营性租赁实现的交付)为6,232台,销售量为4,381台,由于产品整体供不应求,公司实施均衡交付、分期交付,导致部分客户订单尚未完全满足销售确认条件,公司严格按照收入确认原则,未将其确认为营业收入并结转成本,此部分利润在报告期暂未得到释放。前三季度,公司数控机床产品累计出货量在一季度受疫情负面冲击较大的背景下,逆势超过2019年全年水平。2、精密结构件业务。第三季度,公司持续推进精密结构件相关业务、资产、负债、人员的整合,降低和逐渐消除业务整合对上市公司整体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力争在2020年底实现整合工作基本收尾。报告期内,公司精密结构件业务经营性净亏损约为4,400万元,亏损幅度大幅收窄。第三季度末,公司结合现阶段开展精密结构件业务的特点,以及不同终端客户订单生产、交付的现状,从谨慎的角度,对于现存的精密结构件相关存货和固定资产,进行了整体减值测试,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合计约8,000万元,对公司第三季度整体经营成果带来较大影响。 | 扭亏 | -8284万 | 2020-10-15 |
2020-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4,807.21万元至15,214.75万元,同比上年增长:990%至1020%。 | 1.4807亿~1.5215亿 | 990%~1020% | 631.63%~654.52% | 1、高端智能装备业务是现在及未来公司大力发展的核心主业。从目前的订单储备、市场预期、产品规划、供应保障、生产负荷、交付计划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预计2020年1-6月,公司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将保持3月份以来的增长势头,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将产生积极影响。2、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是公司持续整合及剥离的业务。随着整合及剥离工作的顺利推进,预计2020年1-6月,公司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收入规模将大幅下降,经营性亏损将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3、智能制造服务业务是公司积极培育和发展的业务。目前该业务发展势头良好,由于规模尚小,预计2020年1-6月智能制造服务业务不会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 预增 | 1358万 | 2020-05-11 |
2020-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275.23万元至1,530.27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0%至80%。 | 1275万~1530万 | 50%~80% | -86.64%~-83.96% | 现阶段,公司按照董事会的业务战略布局,重点发展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及智能制造服务业务,继续推动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的整合与剥离。1、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受春节因素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1-2月,公司高端智能装备业务面临严峻挑战。3月开始,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积极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公司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复工率在90%以上,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月度经营业绩实现大幅度增长。随着5G产业链、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下游领域复工加速,目前公司智能装备业务订单充足、供需两旺。2、智能制造服务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服务业务,该业务发展势头良好,由于规模较小,尚未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3、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动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的整合与剥离,较上年同期相比亏损幅度继续收窄。 | 预增 | 850.2万 | 2020-04-10 |
201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160万元至1,660万元。 | 1160万~1660万 | 100.4%~100.58% | 197.94%~203.13% | 1、2019年度,公司按照董事会的战略部署,全面实施从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向高端智能装备产业的战略转型,对原有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相关的业务、资产、人员实施全面整合,并取得积极进展。报告期内,公司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经营性亏损大幅收窄,整合效果显著。2、2019年度,公司继续精耕以数控机床为核心的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夯实公司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高端智能装备产业营收规模实现稳健增长,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对公司年度整体经营成果产生积极影响。 | 扭亏 | -28.66亿 | 2020-01-21 |
2019-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000万元至8,500万元。 | -8500万~-8000万 | 16.54%~21.45% | -2039.46%~-1941.1% | 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为更好地体现公司核心竞争力、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全面整合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2019年前三季度,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整合成效显现,亏损金额同比减少。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务: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业务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同比保持稳定。 | 减亏 | -1.02亿 | 2019-10-14 |
2019-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00万元至1,6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38.55%至61.59%。 | 1000万~1600万 | -61.59%~-38.55% | -82.37%~-11.8% | 高端装备制造业务:2019年上半年,中美贸易摩擦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了消费电子行业客户的投资信心,公司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的高端数控机床营业收入同比略有下降。公司自2018年开始加大了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投入,新产品营业收入占比正逐步提高。受新产品的营销举措及研发费用影响,报告期内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净利润同比下降。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为更好地体现公司核心竞争力、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全面整合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进行。2019年上半年,公司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整合成效显现,营业收入同比略有上升,亏损金额同比减少,盈利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 预减 | 2604万 | 2019-07-15 |
2019-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00万元–1000万元,同比去年增长11.98%-39.97% | 800万~1000万 | 11.98%~39.97% | 100.29%~100.36% | 高端装备制造业务: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业务的模具机、零件机及龙门加工机等产品销售量持续增长,带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因产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以及公司加大对立式加工机等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力度,致使报告期内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净利润同比略有下降。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为更好地体现公司核心竞争力、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全面整合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2018年下半年开始将母公司精密结构件业务部分固定资产(或资产使用权)转移至常州诚镓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诚镓”)及其子公司。2019年1月1日起,公司不再进行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的生产制造。目前公司正积极配合常州诚镓及其子公司进行客户资质转移,在客户未正式转移前,公司仅作为接单平台,精密结构件产品订单在保留一定的管理费用后全部发给常州诚镓及其子公司生产。2019年第一季度,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减少、亏损金额环比减少,随着业务整合的深入推进,盈利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 略增 | 714.4万 | 2019-04-10 |
2018-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85,200万元-286,200万元。 | -28.62亿~-28.52亿 | -767.25%~-764.91% | -1824.03%~-1817.02% | 1、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1)经营性亏损:由于2018年智能手机市场需求下降,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行业产能过剩严重,5G商用化时代来临,4G智能手机出货量明显下降,终端厂商生产基地向东南亚转移,致使公司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订单下滑、产品毛利率降低。与此同时,生产运营成本、人力成本增加;融资成本及汇兑损失增加,产生财务费用约10,980万元;上述原因导致公司精密结构件业务经营业绩出现大幅亏损。(2)预计资产处置及减值损失:根据公司业务战略调整的总体要求,公司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务、智能制造服务业务,通过对外投资、资产出售、资产出租等方式全面整合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不再从事精密结构件生产制造。因此,公司对原有精密结构件业务进行了清产核资、厂区整合、人员优化等,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盘点,对本次业务整合后不再产生收益的相关资产进行处置。2018年度,经初步测算,公司预计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约18,06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214,420万元。公司2018年度资产减值的具体数据以审计机构、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报告数据为准。2、高端装备制造业务:2018年度,消费电子行业持续低迷,致使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公司新增投入研发龙门加工机、立式加工机、高速模具机、车床、卧式加工机、五轴机等产品,致研发费用明显增加,市场推广费用大幅上升;上述原因致使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 首亏 | 4.29亿 | 2019-01-30 |
2018-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87,000万元-287,500万元。 | -28.75亿~-28.7亿 | -723.92%~-722.83% | -2068.46%~-2064.55% | 1、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1)经营性亏损:由于2018年智能手机市场需求下降,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行业产能过剩严重,5G商用化时代来临,4G智能手机出货量明显下降,终端厂商生产基地向东南亚转移,致使公司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订单下滑、产品毛利率降低。与此同时,生产运营成本、人力成本增加;融资成本及汇兑损失增加,产生财务费用约10,980万元;上述原因导致公司精密结构件业务经营业绩出现大幅亏损。(2)预计资产处置及减值损失:根据公司业务战略调整的总体要求,公司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务、智能制造服务业务,通过对外投资、资产出售、资产出租等方式全面整合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不再从事精密结构件生产制造。因此,公司对原有精密结构件业务进行了清产核资、厂区整合、人员优化等,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盘点,对本次业务整合后不再产生收益的相关资产进行处置。2018年度,经初步测算,公司预计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约18,06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214,420万元。公司2018年度资产减值的具体数据以审计机构、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报告数据为准。2、高端装备制造业务:2018年度,消费电子行业持续低迷,致使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公司新增投入研发龙门加工机、立式加工机、高速模具机、车床、卧式加工机、五轴机等产品,致研发费用明显增加,市场推广费用大幅上升;上述原因致使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 首亏 | 4.61亿 | 2019-01-30 |
2018-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700万元-10,200万元 | -1.02亿~-9700万 | -124.39%~-123.19% | -777.72%~-751.25% | 2018年前三季度,消费电子行业持续低迷对公司的精密结构件业务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均带来不利的影响。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2018年前三季度,受主要客户订单下滑的影响,公司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产能未充分利用,单位固定成本增加;同时,市场竞争加剧影响产品价格,致使精密结构件产品的销售毛利率下降;上述原因导致精密结构件业务出现较大幅度的亏损。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务:2018年前三季度,一方面消费电子行业低迷态势导致高端装备制造业务中毛利率较高的钻铣攻牙加工设备销量下降,对营业毛利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玻璃机等新产品,前期试产成本、市场开拓成本增加,以及为促进新产品迅速占领市场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积极的销售政策;加之,为适应市场满足客户要求,新增投入研发龙门加工机、立式加工机、高速模具机、车床、卧式加工机、五轴机等产品;上述原因致使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 首亏 | 4.18亿 | 2018-10-15 |
2018-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500万元-3,500万元。 | 500万~3500万 | -98.25%~-87.73% | -160.78%~74.56% | 2018年上半年,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呈现低迷状态,国内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市场竞争加剧。公司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部分客户订单价格未达预期,业务出现较大亏损。2018年上半年,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寻求新的增量。在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上加大投入,积极开拓国内重点市场及海外市场。新产品导入及积极的销售政策,影响了产品的销售毛利率。 | 预减 | 2.85亿 | 2018-07-13 |
2018-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00万元-3,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0.09%-96.70%。 | 1000万~3000万 | -96.7%~-90.09% | -60.03%~219.91% | 2018年上半年,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呈现低迷状态,国内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市场竞争加剧。公司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部分客户订单价格未达预期,业务出现较大亏损。2018年上半年,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寻求新的增量。在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上加大投入,积极开拓国内重点市场及海外市场。新产品导入及积极的销售政策,影响了产品的销售毛利率。 | 预减 | 3.03亿 | 2018-07-13 |
2018-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0万元-2,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0.00%-86.46% | 0~2000万 | -100%~-86.46% | -100%~-53.03% | 高端装备制造业务:2018年第一季度,受客户验收进度的影响,致使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当期销售收入同比下降;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不断拓展新业务,增加展会及广告类费用的投入,同时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投入,致使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同比增加。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2018年第一季度,受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公司部分客户订单不及预期;同时受到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公司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出现亏损。 | 预减 | 1.48亿 | 2018-04-09 |
2018-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400万元-2,700万元 | 400万~2700万 | -96.49%~-76.33% | -88.1%~-19.7% | 高端装备制造业务:2018年第一季度,受客户验收进度的影响,致使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当期销售收入同比下降;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不断拓展新业务,增加展会及广告类费用的投入,同时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投入,致使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同比增加。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2018年第一季度,受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公司部分客户订单不及预期;同时受到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公司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出现亏损。 | 预减 | 1.14亿 | 2018-04-09 |
201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5,000.00万元-47,0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42.36%-257.57%。 | 4.5亿~4.7亿 | 242.36%~257.57% | -72.49%~-55.17% | 2017年度,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世纪”)高端装备制造业务中的钻铣攻牙机产品销售持续稳步增长,新产品玻璃精雕机、扫光机等批量出货,带来净利润的稳步增长。创世纪2017年度净利润大幅超过其在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交易中的业绩承诺,是报告期净利润的主要来源。2017年度,受部分客户订单不及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利润未达预期。 | 预增 | 1.31亿 | 2018-01-30 |
2017-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1,271.53万元至42,071.5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7.13%至427.15% | 4.1272亿~4.2072亿 | 417.13%~427.15% | -29.03%~-23.86% | 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业务中的钻铣攻牙机产品销售持续稳步增长,新产品玻璃精雕机、扫光机等开始批量出货,带来净利润的稳步增长。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对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进行压缩、整合,继续推动金属精密结构件项目产能释放及产品良率提升,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利润保持稳定。 | 预增 | 7981万 | 2017-10-13 |
2017-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0,000万元-30,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5%-505% | 3亿~3.05亿 | 495%~505% | 3.07%~6.46% | 2017年上半年,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业务中的钻铣攻牙机等产品销售持续增长,新产品玻璃精雕机开始大批量出货,毛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带来了净利润的增长。2017年上半年,公司对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进行压缩、整合,推动金属精密结构件项目产能释放及产品良率提升,带来了净利润的增长。 | 预增 | 5040万 | 2017-06-20 |
2017-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0,000万元-30,550万元 | 3亿~3.055亿 | 715.82%~730.77% | 63.01%~67.83% | 2017年上半年,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业务中的钻铣攻牙机等产品销售持续增长,新产品玻璃精雕机开始大批量出货,毛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带来了净利润的增长。2017年上半年,公司对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进行压缩、整合,推动金属精密结构件项目产能释放及产品良率提升,带来了净利润的增长。 | 预增 | 3677万 | 2017-06-20 |
2017-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4,000万元-14,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1.73%-409.29% | 1.4亿~1.45亿 | 391.73%~409.29% | 171.15%~180.83% | 公司2017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修正的原因系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世纪”)主营的数控机床、玻璃精雕机等高端装备产品,2017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情况超过原来预期;同时,创世纪对高端装备产品主要机型的操作系统申请了软件著作权,2017年第一季度收到的软件退税款金额超过原来预期,以上带来公司合并报表的净利润增加。2、2017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向上升的原因2017年第一季度,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业务中的钻铣攻牙机产品销售持续增长,新产品高光机、玻璃精雕机等开始批量出货,毛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带来了净利润的同比增长。2017年第一季度,公司继续推动金属精密结构件项目产能释放及产品良率提升,实施塑胶精密结构件产品的生产资源整合及产能调减,继续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增强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的盈利能力,带来了净利润的同比增长。 | 预增 | 2847万 | 2017-04-07 |
2016-12-31 | 主营业务收入 | 预计2016年1-12月营业收入:499,337.05万元—535,003.99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40%—50%。 | 49.93亿~53.5亿 | 40%~50% | - | 1、公司2016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一方面系新增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利润所致;另一方面系金属精密结构件项目产能增加,对利润产生影响。2、公司2016年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一方面系新增高端装备制造业务营业收入;另一方面系公司金属精密结构件项目产能释放,三星、OPPO等客户金属精密结构件订单稳定增长带来营业收入增长。 | 略增 | 35.44亿 | 2017-01-18 |
2016-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03.55万元—13,174.05万元 | 1.2704亿~1.3174亿 | 127%~128% | 60.58%~76.58% | 1、公司2016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一方面系新增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利润所致;另一方面系金属精密结构件项目产能增加,对利润产生影响。2、公司2016年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一方面系新增高端装备制造业务营业收入;另一方面系公司金属精密结构件项目产能释放,三星、OPPO等客户金属精密结构件订单稳定增长带来营业收入增长。 | 扭亏 | -4.71亿 | 2017-01-18 |
2016-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80.43万元-8,090.05万元 | 7680万~8090万 | 137.5%~139.5% | 20.42%~39.1% | 1、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一方面系报告期内新增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利润所致;另一方面,系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塑胶精密结构件项目产能调减,金属精密结构件项目产能增加,对利润产生影响。2、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一方面系新增高端装备制造业务营业收入;另一方面系公司金属精密结构件项目产能释放,三星、华为、OPPO等客户金属精密结构件订单稳定增长带来营业收入增长。 | 扭亏 | -2.05亿 | 2016-10-14 |
2016-09-30 | 主营业务收入 | 预计2016年1-9月主营业务收入339,054.44万元-363,272.6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50% | 33.91亿~36.33亿 | 40%~50% | - | 1、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一方面系报告期内新增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利润所致;另一方面,系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塑胶精密结构件项目产能调减,金属精密结构件项目产能增加,对利润产生影响。2、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一方面系新增高端装备制造业务营业收入;另一方面系公司金属精密结构件项目产能释放,三星、华为、OPPO等客户金属精密结构件订单稳定增长带来营业收入增长。 | 略增 | - | 2016-10-14 |
2016-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896.75万元至5318.88万元 | 4897万~5319万 | 129%~131.5% | -28.01%~-13.18% | 1、公司2016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主要系报告期内新增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世纪”)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利润所致。 2、公司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一方面系新增创世纪高端装备制造业务营业收入;另一方面系公司金属精密结构件项目产能释放,三星、OPPO等客户金属精密结构件订单稳定增长带来营业收入增长。 | 扭亏 | -1.69亿 | 2016-07-14 |
2016-06-30 | 主营业务收入 | 预计2016年1-6月主营业务收入润:232522.39万元至246614.65万元。比往年增长65%至75% | 23.25亿~24.66亿 | 65%~75% | - | 1、公司2016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主要系报告期内新增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世纪”)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利润所致。 2、公司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一方面系新增创世纪高端装备制造业务营业收入;另一方面系公司金属精密结构件项目产能释放,三星、OPPO等客户金属精密结构件订单稳定增长带来营业收入增长。 | 预增 | 14.02亿 | 2016-07-14 |
2016-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540.40万元-2,975.50万元。 | 2540万~2976万 | 134.56%~140.48% | 109.56%~111.2% | 1、公司落实智能制造战略,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取得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100%股权。公司2016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主要系报告期内新增创世纪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利润所致。 2、公司2016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新增创世纪高端装备制造业务营业收入;同时公司推动消费电子产品金属精密结构件项目扩产和产能释放,报告期内三星、OPPO、魅族等客户金属精密结构件订单稳定增长。 | 扭亏 | -7351万 | 2016-04-08 |
2016-03-31 | 主营业务收入 | 预计2016年1-3月主营业务收入:117,109.58万元-125,186.1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55%。 | 11.71亿~12.52亿 | 45%~55% | - | 1、公司落实智能制造战略,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取得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100%股权。公司2016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主要系报告期内新增创世纪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利润所致。 2、公司2016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新增创世纪高端装备制造业务营业收入;同时公司推动消费电子产品金属精密结构件项目扩产和产能释放,报告期内三星、OPPO、魅族等客户金属精密结构件订单稳定增长。 | 预增 | - | 2016-04-08 |
2015-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亏损。 | 7435万 | - | 876.35% | 受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消费电子产品对塑胶精密结构件需求减少的影响,公司塑胶精密结构件收入大幅下降,对产品毛利率形成较大影响。公司投资的金属项目营业收入自三季度逐步提高,但前期投产成本、费用较高,以及因生产规模扩大对流动资金的需求致使财务费用增加,公司预计2015年度净利润将亏损。 | 首亏 | 7435万 | 2015-10-20 |
2015-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0,465.95万元-20,776.04万元,同比去年下降760%-770% | -2.0776亿~-2.0466亿 | -770%~-760% | 59.19%~62.45% | 1、前三季度,公司强化垂直整合能力,推动产品与制造升级,继续向金属精密结构件进行转型升级,主要客户三星、魅族等金属精密结构件订单增长带来金属精密结构件营业收入迅速增长。受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以及消费电子产品对塑胶精密结构件需求减少的影响,公司塑胶精密结构件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大幅下降,致使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略有下降。 2、公司由塑胶精密结构件转型升级拓展到金属精密结构件,金属精密结构件产品开发周期较长,前期产品开发、试产费用较高使销售费用增加;金属、粉末冶金等生产规模扩大带来的员工薪酬、福利增加使管理费用增加;金属精密结构件等项目陆续投入增加流动资金的需求,使得财务费用大幅增加。以上因素对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从公司总体业务构成看,从第四季度开始公司主要业务收入将从原有以塑胶为主转变为以金属CNC加工、玻璃、粉末冶金、镁铝压铸等业务为主,公司产品与业务的转型升级将基本完成,经营效益也将逐步好转。 | 首亏 | 3101万 | 2015-10-14 |
2015-09-30 | 主营业务收入 | 预计2015年1-9月主营业务收入:238,721.98万元-252,764.45万元,同比去年下降10%-15% | 23.87亿~25.28亿 | -15%~-10% | - | 1、前三季度,公司强化垂直整合能力,推动产品与制造升级,继续向金属精密结构件进行转型升级,主要客户三星、魅族等金属精密结构件订单增长带来金属精密结构件营业收入迅速增长。受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以及消费电子产品对塑胶精密结构件需求减少的影响,公司塑胶精密结构件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大幅下降,致使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略有下降。 2、公司由塑胶精密结构件转型升级拓展到金属精密结构件,金属精密结构件产品开发周期较长,前期产品开发、试产费用较高使销售费用增加;金属、粉末冶金等生产规模扩大带来的员工薪酬、福利增加使管理费用增加;金属精密结构件等项目陆续投入增加流动资金的需求,使得财务费用大幅增加。以上因素对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从公司总体业务构成看,从第四季度开始公司主要业务收入将从原有以塑胶为主转变为以金属CNC加工、玻璃、粉末冶金、镁铝压铸等业务为主,公司产品与业务的转型升级将基本完成,经营效益也将逐步好转。 | 略减 | - | 2015-10-14 |
2015-06-30 | 主营业务收入 | 预计2015年1-6月主营业务收入:153,856.64万元 - 135,755.86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25% | 13.58亿~15.39亿 | -25%~-15% | - | 1、受第二季度传统淡季的影响,手机出货量增速整体放缓,以手机为主的消费电子产品对塑胶精密结构件的需求减少,塑胶精密结构件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主要客户三星塑胶精密结构件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同时,金属(CNC)精密结构件项目开发周期一般为3-6个月,项目开发周期较长,产品销量未达预期,影响了当期营业收入,主要是: 2014年第四季度由于生产三星Note4金属精密结构件,A系列金属CNC产能不足,也没有产能承接开发国产品牌金属手机项目,造成今年上半年国产品牌金属精密结构件出货量较少;加之三星客户Note系列、A系列金属精密结构件在上半年销量不达预期,影响了公司金属(CNC)精密结构件的销量和当期的营业收入。预计下半年三星、魅族等客户金属(CNC)精密结构件项目营业收入会有较大增长。 2、上半年,塑胶精密结构件由于产品销量的大幅下滑致使单位固定成本较高,对综合毛利率产生重大影响。 公司由塑胶精密结构件转型升级拓展到金属精密结构件,受金属精密结构件客户导入和新产品开发周期较长的影响,前期市场投入费用,人员储备、培训费用,新产品的开发、试产费用较高,以及新项目的陆续投入增加流动资金的需求,使得财务费用大幅增加。 以上,对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3、上半年,为应对塑胶精密结构件业务大幅下滑,公司加大客户开发力度,魅族、仁宝等客户营业收入呈现大幅增长。同时,公司已投资的金属(CNC加工)、强化光学玻璃、镁铝合金、粉末冶金等项目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加。 公司将充分发挥垂直整合战略和现有的产品体系优势,积极开发新客户、增加优质客户群体。截止目前,公司已成功导入和硕、京东及部分台湾地区新客户。随着新老客户新项目的量产和公司投资项目产能的有效释放,下半年公司经营效益将逐步好转。 | 略减 | 18.02亿 | 2015-07-14 |
2015-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6,773.96万元-17,010.22万元,同比去年下降810%-820% | -1.701亿~-1.6774亿 | -820%~-810% | -31.4%~-28.19% | 1、受第二季度传统淡季的影响,手机出货量增速整体放缓,以手机为主的消费电子产品对塑胶精密结构件的需求减少,塑胶精密结构件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主要客户三星塑胶精密结构件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同时,金属(CNC)精密结构件项目开发周期一般为3-6个月,项目开发周期较长,产品销量未达预期,影响了当期营业收入,主要是: 2014年第四季度由于生产三星Note4金属精密结构件,A系列金属CNC产能不足,也没有产能承接开发国产品牌金属手机项目,造成今年上半年国产品牌金属精密结构件出货量较少;加之三星客户Note系列、A系列金属精密结构件在上半年销量不达预期,影响了公司金属(CNC)精密结构件的销量和当期的营业收入。预计下半年三星、魅族等客户金属(CNC)精密结构件项目营业收入会有较大增长。 2、上半年,塑胶精密结构件由于产品销量的大幅下滑致使单位固定成本较高,对综合毛利率产生重大影响。 公司由塑胶精密结构件转型升级拓展到金属精密结构件,受金属精密结构件客户导入和新产品开发周期较长的影响,前期市场投入费用,人员储备、培训费用,新产品的开发、试产费用较高,以及新项目的陆续投入增加流动资金的需求,使得财务费用大幅增加。 以上,对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3、上半年,为应对塑胶精密结构件业务大幅下滑,公司加大客户开发力度,魅族、仁宝等客户营业收入呈现大幅增长。同时,公司已投资的金属(CNC加工)、强化光学玻璃、镁铝合金、粉末冶金等项目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加。 公司将充分发挥垂直整合战略和现有的产品体系优势,积极开发新客户、增加优质客户群体。截止目前,公司已成功导入和硕、京东及部分台湾地区新客户。随着新老客户新项目的量产和公司投资项目产能的有效释放,下半年公司经营效益将逐步好转。 | 首亏 | 2363万 | 2015-07-14 |
2015-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291.35 万元 –7,711.99 万元 ,比上年同期下降:360% - 375% | -7712万~-7291万 | -375%~-360% | -277.95%~-268.24% | 1、公司积极把握消费电子产品外观件的变化趋势,投资布局金属精密结构件产品项目。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发新客户和金属精密结构件项目,金属精密结构件销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营业收入实现稳步增加。 2、受行业变化、客户需求影响,塑胶精密结构件销量较去年同期下滑,单位固定成本较高,对毛利率形成较大影响;金属精密结构件逐步投入而产生的前期费用较高,对当期净利润产生影响。随着产能的进一步释放,项目效益也将得到提升。 3、公司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带来管理成本的增加以及对流动资金借款增加带来财务费用增加,以上所形成的期间费用对净利润形成影响。 | 首亏 | 2804万 | 2015-04-09 |
2015-03-31 | 主营业务收入 | 预计2015年1-3月主营业务收入:79,764.95 万元 - 83,563.28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 - 10% | 7.9765亿~8.3563亿 | 5%~10% | - | 1、公司积极把握消费电子产品外观件的变化趋势,投资布局金属精密结构件产品项目。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发新客户和金属精密结构件项目,金属精密结构件销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营业收入实现稳步增加。 2、受行业变化、客户需求影响,塑胶精密结构件销量较去年同期下滑,单位固定成本较高,对毛利率形成较大影响;金属精密结构件逐步投入而产生的前期费用较高,对当期净利润产生影响。随着产能的进一步释放,项目效益也将得到提升。 3、公司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带来管理成本的增加以及对流动资金借款增加带来财务费用增加,以上所形成的期间费用对净利润形成影响。 | 略增 | - | 2015-04-09 |
2014-12-31 | 主营业务收入 | 预计2014年1-12月主营业务收入:376,970.89万元-409,705.9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25% | 37.7亿~40.97亿 | 15%~25% | - | 1、公司投资的天线、镁铝合金、金属(CNC加工)、粉末冶金等新项目在2014年前三季度受产能释放影响,单位固定成本摊销较高,产品销售毛利率未能达到预期水平,对净利润形成影响。第四季度随着产能逐步释放,新项目产品销售毛利率已逐步提升。2、公司2013年以来积极布局上述新业务,2014年其产能尚未完全释放,而新增销售、管理费用金额较大;新项目拓展资金需求大幅增加,使财务费用快速增长,以上期间费用的增长对净利润形成影响。 | 略增 | 32.59亿 | 2015-01-30 |
201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02.5万元-7,777.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至49% | 6503万~7778万 | -49%~-39% | 360.69%~533.37% | 1、公司投资的天线、镁铝合金、金属(CNC加工)、粉末冶金等新项目在2014年前三季度受产能释放影响,单位固定成本摊销较高,产品销售毛利率未能达到预期水平,对净利润形成影响。第四季度随着产能逐步释放,新项目产品销售毛利率已逐步提升。2、公司2013年以来积极布局上述新业务,2014年其产能尚未完全释放,而新增销售、管理费用金额较大;新项目拓展资金需求大幅增加,使财务费用快速增长,以上期间费用的增长对净利润形成影响。 | 略减 | 1.28亿 | 2015-01-30 |
2014-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4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819.01万元—3,758.68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0%—70% | 2819万~3759万 | -70%~-60% | 203.31%~415.99% | 1、公司投资的天线、镁铝合金、金属(CNC加工)、粉末冶金等新项目产能处于逐步释放阶段,单位固定成本摊销仍较高,产品销售毛利率未能达到预期水平,对净利润形成一定的影响。2、为加强开拓海外市场,公司组建了国际业务营销团队,随着公司经营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管理成本进一步增加。同时对流动资金需求增加致使银行借款增加带来财务费用增长,以上所形成的期间费用对净利润形成影响。本报告期,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250万元至-350万元。 | 预减 | 9397万 | 2014-10-14 |
2014-09-30 | 主营业务收入 | 预计2014年1-9月主营业务收入:264534.89万元-288583.5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0% | 26.45亿~28.86亿 | 10%~20% | - | 1、公司投资的天线、镁铝合金、金属(CNC加工)、粉末冶金等新项目产能处于逐步释放阶段,单位固定成本摊销仍较高,产品销售毛利率未能达到预期水平,对净利润形成一定的影响。2、为加强开拓海外市场,公司组建了国际业务营销团队,随着公司经营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管理成本进一步增加。同时对流动资金需求增加致使银行借款增加带来财务费用增长,以上所形成的期间费用对净利润形成影响。本报告期,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250万元至-350万元。 | 略增 | - | 2014-10-14 |